[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灰渣和城市淤泥生产陶粒产品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0150.6 | 申请日: | 200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曾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曾光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135;C04B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焚烧 城市 淤泥 生产 陶粒 产品 技术 | ||
技术领域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灰渣和城市淤泥生产陶粒产品技术。
背景技术 陶粒是建筑用轻骨料、保温材料,花盆用保湿装饰材料。90年代中期我国引用西方国家技术改进生产。它采用粘土、硫铁矿、碳酸钙粉、重油、工业用盐混合搅拌、打坯、造粒再经焙烧发炮而成。比重300~900公斤/m3(分轻重陶粒),广泛应用于生活环境、建筑领域保温保湿方面。
近年来,国家为保护耕地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红砖红瓦及相关的泥土制品,因此陶粒使用的粘土也受到了限制。本发明采用城市河道湖泊清理出来的淤泥代替粘土、生活垃圾焚烧出来的灰渣代替硫铁矿、工业用盐,调整它们的成分生产陶粒产品,经多次试验证明,它们不但可以代替、还可以减少重油用量或不用重油,大大降低了陶粒制品的成本,其质量均符合标准要求(现已在广东省惠阳市秋长镇建厂生产)。采用废物作原料,不但费用低,还可以得到政府补偿(垃圾处理费),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为社会节省了大量的土地(垃圾填埋场用地),此项发明不但可以持续发展,还可得到非常好的循环经济效益。
生活垃圾焚烧灰渣(以下简称灰渣)成分为:生活垃圾的不燃无机物、可燃物燃尽灰分、未燃尽碳、添加剂及其大部分反应生成物(收集时分飞灰和炉渣),呈碱性,PH值分别为11.4和10.8。根据灰渣浸出毒性试验表明,浸取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铝、硼、镉、氯化物、铅、锑和硫化物等重金属有害物,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据统计,我国年产生活垃圾1.5亿吨,每天产量41095万吨,已建成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55家,日处理量55000吨(平均1000吨/厂)(处理率为1/7.47),排出灰渣12500吨(出渣率25%),体积16937.5m3(密度1.17~1.54g/cm3),每日填埋需消耗土地3387.4m2(1m×5m3高)。如果生活垃圾当日产出,当日处理,每天消耗土地为25304m3。为减少灰渣中的有毒(重金属)物浸出,通常在填埋前要作固化稳定处理,采用水泥、石灰、石膏、硅酸盐、火山灰和沥青等进行包容后再填埋,填埋收费标准为700~1200元/吨。现在全国55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天灰渣填埋耗资累计为3850~6600万元,如果灰渣全部用来生产陶粒每天可产陶粒产品两万余方,可为国家和企业节省土地3387.4m2和费用,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城市淤泥是当今社会市政的一大难题,由其是长江以南以水为景的城市更是一件头痛的事,夏季河边是纳凉的好地方,因河水里的淤泥引发的污染,河水浑浊,臭气熏天,破坏了周边环境。因此,各个地方城市市政每年都有河道湖泊清理修缮工程,清理出来的淤泥成分复杂,再生利用率不高,一般均作填埋处理,废时废事、废钱废地。本发明采用其代替粘土生产陶粒有较好的循环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详细内容如下:
1、处理筛分淤泥
(1)将淤泥收集到厂内场地分类堆存,化验分析淤泥成分,分析数据备案供配方设计时使用。
(2)将淤泥用高压水冲洗过筛,筛上杂物取出集中处理(研磨使用或焚烧填埋)。筛下泥浆入地罐抽出进入泥浆池沉淀,沉淀水返回使用,泥土供陶粒生产备用。
2、处理筛分灰渣
(1)将生活垃圾焚烧灰渣收集到厂内场地分类堆存,化验分析灰渣成分,分析数据备案供配方设计时使用,有毒有害物设计处理方法处理,处理后再使用。
(2)水冲洗筛分灰渣,100目以下进池,100目以上物料研磨,研磨后的物料也进池沉淀。
(3)处理后灰渣由铲车铲出送至输送机输送堆码为陶粒生产备用。
3、生产陶粒坯料及陶粒产品
(1)淤泥灰渣等混配润湿搅拌,捏合成坯,输送机码堆发酵熟化。
(2)造粒(圆筒式挤粒机)。
(3)陶粒坯进窑(回转窑燃煤或燃油)预热、膨化、熟固化、出窑、堆放冷却。
(4)陶粒产品包装、出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灰渣淤泥处理工程设备安装示意图。
1、原淤泥堆
2、高压水枪
3、筛网
4、泥浆槽
5、泥浆泵搅拌地罐
6、泥浆泵管道
7、泥浆池
8、81、82、83、泥浆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曾光,未经李兴;曾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0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茯苓减肥食疗包
- 下一篇:普伐他汀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