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控制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9766.1 | 申请日: | 200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6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林继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达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H04L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内***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语音控制装置及方法;更详细地说,是关于一种根据一使用者的一语音信号登入一应用程序的语音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今社会,电脑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应用软件,如电子邮件、即时通及网络银行等等,使社会大众的生活更加便利。为了让不同的使用者皆能使用,这些应用软件皆会要求合法使用者输入帐号与密码,待验证通过后,才可使用这些应用软件。
由于不同应用软件对帐号及密码的规定不同,使用者需要建立许多不同的帐号及密码。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使用者所需存储的帐号及密码越来越多,造成使用上的困扰。再者,由于使用电脑的人士可能不方便以手动的方式输入帐号及密码,如此将无法享受高科技所带来的便利,殊为可惜。
近年来,随着电脑安全问题越来越受重视,舍弃密码、回归以人体特征作为识别主体的“生物识别技术”已成一股新浪潮。生物识别技术是运用人体独特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及声纹等,以识别身份。与传统识别技术(即输入帐号及密码)相较,当身分识别系统采用生物识别技术时,使用者无需输入帐号及密码,因此免除存储帐号密码及担心帐号密码被窃取的困扰。再者,因为生物特征具备“独一无二”的特性,提升了身份识别的安全性及可信赖度。虽然生物识别技术具有众多优点,然而,由于现行诸多应用软件仍采用帐号及密码的配置,要直接将其替换有其难度。
综上所述,在现行配置下,若使用者欲使用需输入帐号及密码的应用软件,需存储帐号及密码,并且以手动的方式将其输入,相当不便。如何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让使用者将各个应用软件的帐号及密码储存在一起,并且通过非手动的方式启动一应用软件,进而以非手动的方式输入帐号及密码以登入该应用软件,进而提升人们在使用电脑上的方便性,这是是业界仍然需要努力解决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识别技术以让使用者将各个应用软件的帐号及密码储存在一起,并且通过非手动的方式启动一应用软件,进而以非手动的方式输入帐号及密码以登入该应用软件的语音控制装置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语音控制装置,用以根据一使用者的一语音信号登入一应用软件,该语音控制装置连结至一储存多笔帐号密码数据的密码数据库,该语音控制装置包含一语音处理模块、一启动模块、一接收模块、一身分识别模块、一选择模块及一登入模块。语音处理模块用以判断语音信号的一语意;启动模块用以根据语意启动相对应的应用软件;第一接收模块用以接收该使用者的一生物特征数据;身分识别模块用以根据生物特征数据判断使用者是一合法使用者;选择模块用以根据生物特征数据及语意,自这些帐号密码数据中选择一登入帐号密码数据;以及登入模块用以根据登入帐号密码数据登入应用软件。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语音控制装置,用以根据一使用者的一语音信号登入一应用软件。语音控制装置连结至一储存多笔帐号密码数据的密码数据库,且语音控制装置包含一语音处理模块、一启动模块、一身分识别模块、一选择模块及一登入模块。语音处理模块用以判断语音信号的一语意;启动模块用以根据语意启动相对应的应用软件;身分识别模块用以根据语音信号的一声纹判断使用者是一合法使用者;选择模块用以根据声纹及语意,自这些帐号密码数据中选择一登入帐号密码数据;以及登入模块用以根据登入帐号密码数据登入应用软件。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语音控制方法,用以根据一使用者的一语音信号登入一应用软件。语音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判断语音信号的一语意;根据语意启动相对应的应用软件;接收使用者的一生物特征数据;根据生物特征数据判断使用者是一合法使用者;根据生物特征数据及语意,自一储存多笔帐号密码数据的数据库中,选择一登入帐号密码数据;以及根据登入帐号密码数据登入应用软件。
根据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语音控制方法,用以根据一使用者的一语音信号登入一应用软件。语音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判断语音信号的一语意;根据语意启动相对应的应用软件;根据语音信号的一声纹判断使用者是一合法使用者;根据声纹及语意,自一储存多笔帐号密码数据的数据库中,选择一登入帐号密码数据;以及根据登入帐号密码数据登入应用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达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达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97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碱的磷酸抗原盐及其结晶方法
- 下一篇:用来存取加密内容的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