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件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87381.1 | 申请日: | 200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1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萧信宏;江林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梁挥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件的连接机构,且特别是关于一种无螺丝的计算机机壳板件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当计算机系统需要安装内部零件时,都需要将其机壳的侧盖板或背板打开。侧盖板或背板与机壳的固定方式中,最常见的就是锁螺丝。因此,在使用者欲安装计算机系统内部的零件时,都需要使用工具(例如螺丝起子)拆卸螺丝并卸下侧盖板或背板,才能进行安装零件的动作。在安装零件后,使用者亦需要使用工具将侧盖板或背板再锁回机壳上。
使用工具拆卸或组装侧盖板或背板在某种程度上都会造成使用者安装零件时的不便。再者,如果使用者刚好没有拆卸螺丝的工具,侧盖板或背板便无法从机壳上卸下。
因此,计算机系统需要更方便迅速的侧盖板或背板拆卸与组装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板件连接机构,用以方便使用者组合或拆解板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板件连接机构。此板件连接机构的组件叙述如下。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板件连接机构,配合一具有卡勾的第二板件,至少包含:第一板件,具有第一开孔以及第二开孔;一金属线,以可滑动方式连接于第一板件的一面,且金属线包含一弯折部对应第一开孔的位置;一拉簧,连接第一板件与金属线;一施力件,固定于金属线上,并穿越第一板件的第二开孔而凸出于第一板件的另一面;第二板件具有一卡勾。当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组合时,第二板件的卡勾穿越第一板件的第一开孔,且第一板件的弯折部藉拉簧的拉力阻止卡勾脱离第一开孔,进而固定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当推动施力件时,即对抗拉簧的拉力并带动金属线滑动,使得弯折部脱离卡勾,而使上述第一板件与上述第二板件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板件的卡勾可具有一斜面,当第二板件的卡勾穿越第一板件的第一开孔时,斜面用以推开弯折部。此外,第二板件的卡勾亦可具有一凹陷部,当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组合时,第一板件的弯折部藉拉簧的拉力而卡入卡勾的凹陷部,藉以阻止卡勾脱离第一开孔。
当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组合时,卡勾穿越第一开孔的方向垂直于金属线在第一板件上滑动的方向。
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均可为“一”字型开孔。金属线可为一铁线,且连接于第一板件的边缘。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可为计算机主机的机壳板件。
本发明的板件连接机构,利用金属线与拉簧,并配合板件上的设计,使得板件之间组合或拆解时,完全不需要螺丝。因此,使用者能够完全不需要工具的复辅助就能迅速的组合或拆解两板件。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板件及其连接机构;
图2所示为依照图1的连接机构的部分放大图;
图3所示为依照图1的连接机构中施力件与金属线的部分放大图;以及
图4与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组合方式;以及
图6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拆解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板件连接机构,利用金属线与拉簧,并配合板件上的设计,使得板件之间组合或拆解时,完全不需要螺丝。以下将藉由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细节。
请参照图1,其所示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板件以及连接机构。图2所示为依照图1连接机构中的第一部分101放大图。图3所示为依照图1连接机构中的第二部分102放大图。
请同时参照图1。板件100,在本例中为一计算机机壳的背板,其边缘有一连接机构,包含金属线108与拉簧106。连接机构的金属线108以可滑动方式连接于板件100的一面。具体的说,金属线108是固定于板件100边缘多个套接件103内,使得金属线108能相对于板件100滑动。金属线108具有弯折部108b与弯折部108c。弯折部108b与弯折部108c均为U型的弯折部。
请参照图2,为图1中连接机构第一部分101的放大图。连接机构的拉簧106可用以提供金属线108所需的拉力。拉簧106的一端部106a与板件100的扣接部104连接。拉簧106的另一端部106b与金属线108的端部108a连接。因此,拉簧106以本身(形变后)的弹力能够拉动金属线108,用以作为板件连接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7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