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励热核聚变的载能因子能量作能源的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5957.0 | 申请日: | 200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1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庆尧 |
主分类号: | G21B1/00 | 分类号: | G2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励 热核 聚变 因子 能量 能源 转换 装置 | ||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控热核聚变反应(俗称“人造小太阳”)的研究已进入第二期并获得了放电成功,是采用全超导材料制成的。但,专家认为此成功离商业利用仍有相当距离,如不解决此技术突破,该装置仍是废铁一堆。
“激励热核聚变的载能因子能量作能源的转换装置”的设计就是尽早将可控热核聚变研究成果产生巨大商业利用价值。热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载能因子(包括电能因子、光能因子以及中微因子等)能量。用激励载能因子能量(俗称激光技术)使其反应中产生的各种不同能量层次的载能因子的能量实现再度激励,形成基本同一层次的载能因子(即光能因子)的能量,然后用光纤输入半导体罗旋管,使半导体产生的电能因子(俗称光电池)形成电流,再用蓄电池存储备用或直接输入电网供电或用光纤将光能因子的能量使荧光灯产生辉光照明或用作光子计算机能源……。
图1“激励热核聚变的载能因子能量作能源的转换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示①可控热核聚变反应釜(俗称“人造小太阳”),其在反应中产生大量的各种不同层次的载能因子(包括电能因子、光能因子、中微因子……)。此技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已进入第二期,并获放电成功。是采用全超导材料制成的。
图示②反应釜的载能因子输出口
原理:可控热核聚变反应釜中的氘氚在极高温度状态下发生了热核聚变反应,其产生了大量的不同能量层次的载能因子。通过此输出口输出,其中装有凸透镜,将载能因子聚焦,并产生初级激励。此输出口可按反应釜规模设置多组。
图示③、⑩激励载能因子能量激励器
原理:此装置俗称激光器,是将反应釜中输出的经初级激励(聚焦)的载能因子输入到装有四组磁凹镜(反射镜)用磁能因子能量对载能因子能量进行反复激励,而产生能量极高且基本同一能量层次的光能因子能量。此激励器可根据反应釜规模设置多组。
图示④激励光能因子能量的传输光纤
原理:此光纤可以是多组长短不一,装入半导体罗旋管内,其粗细可为微米级或纳米级,经激励后的光能因子能量通过光纤传输到半导体罗旋管,为了尽可能多地将光能因子能量传输到罗旋管各部位,便可装上多组长短不一的光纤。
图示⑤半导体光电转换罗旋管
原理:该装置俗称光电池,经激励后的光能因子能量通过光纤传输到罗旋管内,光能因子能量便使半导体内的电能因子能量发生激励,从而产生电流。这是太阳能光电池的原理(即太阳光能电池是利用太阳的自然光,利用率低),被激励的光能因子能量效率更高。为了增加半导体接受光的面积便可将半导体制成罗旋管,根据需要论长短。
图示⑥储电池
原理:激励的光能因子能量使半导体罗旋管产生的电流可用储电池存储备用,使用电器做功。串联升压,并联升流。
图示⑦电刷
原理:因市电是50HZ的脉冲电流,而激励的光能因子能量使半导体罗旋管产生的电流是稳恒电流。故不能送入电网,实现升降压,电刷是将稳恒电流变换为脉冲电流的装置。其中是电动主动轮使从动轮转动使电刷运行,将稳恒电流转换为脉动电流。
图示⑧变压器
原理:用电刷将稳恒电流转换为脉动电流后便可使变压器工作,实现升、降压。
图示⑨用电器
原理:目前世上使用的电器设备频率都在50HZ,该装置产生的电流符合要求,这可避免浪费。
图示密封光纤
原理:激励的光能因子能量除可使半导体罗旋管实现光电转换成电流,使用电器做功外,还可将热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载能因子能量经载能因子能量激励器(图示⑩)反复激励后产生的基本同一能量层次的光能因子能量使荧光灯发亮照明。密封光纤是避免光能因子能量在传输中流失、损耗,此光纤可以是多组的,每组一盏荧光灯,粗细可在微米级或纳米级。如远距离传输可以采用多级中继激励,在适当位置装上多级激励光能因子能量的装置(即激光器)。
图示荧光灯
原理:荧光灯的内壁涂上高强度的荧光粉,其原理如市面上的日光灯,它都是在经激励后的光能因子激励下,荧光粉产生辉光,给人们带来光明。一组光纤可装上一盏。
图2热核聚变的载能因子能量激励装置
图示①热核聚变的载能因子输出口。图示②凸透镜。图示③激励装置外壳。图示④磁体凹反射镜。图示⑤激励器输出口凸透镜。图示⑥激励的载能因子能量输出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庆尧,未经曾庆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5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