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5599.3 | 申请日: | 200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道明伸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C09K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装置 | ||
本分案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01808346.3”,申请日为2001年3月30日,发明名称为“制冷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装置,特别涉及使用了R32单制冷剂或R32混合制冷剂的制冷装置。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现有的制冷装置中,有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减压机构以及蒸发器的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以R22等HCFC系制冷剂为制冷剂形成制冷循环。由于构成该制冷剂回路的构成部件中,特别是压缩机起到使制冷剂升压的重要作用,故为工作顺利,需要电动机油。
另一方面,使用了HFC系制冷剂的制冷装置,用合成油作电动机。
发明内容
-解决课题-
很多情况下,在上述的制冷装置的制冷机油中添加极压添加剂。在压缩机的滑动面处于高温状态、且有水分时,该极压添加剂会水解,其润滑性降低。而且,水解了的劣化物,不融解于制冷剂中,而是作为淤渣析出在膨胀阀和毛细管中,结果导致制冷剂回路的流路堵塞。
另外,氯系极压添加剂会由于水解产生盐酸等腐蚀性物质。
上述空气和水分是在制造制冷剂回路的构成部件时,在安装现场安装时混入的。故,为减少它们的混入量,制造时需要改良制造方法、制造工艺,加强质量管理等。安装时、需要提高抽成真空后的真空度,延长抽真空的时间,以及提高真空泵的性能等。
因此,在制冷机油中添加极压添加剂的制冷装置中,希望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和操作简便性。
本发明就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开发出来的,其目的是:提高制冷装置的可靠性和操作简便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用树脂材料作压缩机中的电动机的绝缘材料,同时还使用了压力损失比R22等制冷剂小的R32单制冷剂或R32混合制冷剂。
本发明是基于以下理由完成的。即,由于R32单制冷剂或R32混合制冷剂的制冷效果优于R22、R407C或R410A,所以为获得同样的制冷性能所需的制冷循环量少于R22等制冷剂。因此,R32单制冷剂或R32混合制冷剂流过相同路径时的压力损失小于R22等制冷剂。
制冷剂配管中有液侧配管。液侧配管例如是从冷凝器出口到蒸发器入口间的配管。即使压力损失增加,只要该液侧配管上的在减压装置(毛细管、膨胀阀等)的控制范围内,也不会导致装置性能下降。此外,使用了R32单制冷剂或R32混合制冷剂时,制冷剂回路的高低压力差最高约为使用了R22时的1.6倍。这样就使制冷剂压力损失的允许范围扩大。因此,使用了R32单制冷剂或R32混合制冷剂时,不会造成装置性能下降,能使液侧配管比现有的更细。
另一方面,制冷剂配管中有排出配管、吸入配管。排出配管,例如是位于压缩机喷出侧和冷凝器入口间的配管,而吸入配管例如是位于蒸发器出口和压缩机吸入侧间的配管。虽然该排出配管、吸入配管的压力损失,对装置性能的影响较大,但若使用R32单制冷剂或R32混合制冷剂,和现有情况相比压力损失下降。这样,只要使用了R32单制冷剂或R32混合制冷剂,即使配管直径变小,排出配管和吸入配管就能把装置的性能在现有水平上。此外,R32单制冷剂或R32混合剂除了能够保持优于现有装置的性能之外,还可使配管直径更小。
另外,对于热交换器,作为能够左右其性能的重要因素,是相当于制冷剂压力损失部分的饱和温度差。由于R32单制冷剂和R32混合制冷剂的压力损失较小,即使热交换器的传热管的直径变小,上述饱和温度差也能够与现有的相等。而且,由于R32单制冷剂和R32混合制冷剂的导热率高于现有的,所以即使传热管的直径变小,也能够将热交换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如上所述,本案发明人发现了:使用了R32单制冷剂和R32混合制冷剂以后,即使制冷剂配管和热交换器的传热管做得更细,而使制冷剂回路的内容积更小,性能上也没有问题。另一方面,混到制冷剂回路内的空气、水分的量和制冷剂回路的内容积成正比例增加。于是,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R32单制冷剂和R32混合制冷剂来减小制冷剂回路的内容积,减少混到制冷剂回路的空气、水分的量,以防止压缩机内的电动机的绝缘材料劣化。
更详细地说,在制冷装置中的制冷机油中添加极压添加剂。也就是说,制冷机油中添加了极压添加剂,以便防止在压缩机的滑动部处于高温且高压状态时所产生的磨耗和烧接。
特别是,因为HFC系制冷剂不含有氯原子,所以CFC系制冷剂和HCFC系制冷剂没有有效发挥地极压作用。该极压作用是指通过制冷剂中的氯原子和压缩机的滑动部的铁起反应,形成极压膜。上述HFC系制冷剂不形成该极压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5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由碳纤维增强的碳制备模制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