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摩擦型防污涂料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9176.0 | 申请日: | 200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金东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东圭 |
主分类号: | C09D171/00 | 分类号: | C09D171/00;C09D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香兰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防污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所述涂料(下面称为防污涂料)涂布于船舶船体、流体/气体输送管、水道中使用的钢管和混凝土制的水槽的内侧面(下面统称为基材),防止在基材表面上附着异物,更详细地讲,涉及低摩擦型防污涂料,其由含有预聚物溶液和树脂溶液的低摩擦型硅类的聚脲组成,通过使基材的表面平滑,显著降低流体与基材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实现表面张力的下降和表面流动性的提高,在应用于船舶等时有利于减少燃料消耗,且从根本上防止异物的附着,另一方面,用双液型喷雾器喷射上述各预聚物溶液和树脂溶液,在喷射的同时将2种溶液混合,而无需混合工序,在1分钟~2分钟内超高速固化,从而得到坚固且厚的涂膜,所述低摩擦型防污涂料具有优异的拉伸率、弹性模量、耐磨耗性、防污性、耐久性以及粘合力,并且不易引起环境污染,很环保。
背景技术
一般在船舶中用于保护船体不受海洋生物破坏的船舶的防污涂料以各种形式发展。特别是在船体浸于海水中的吃水线的下侧部分上附着的各种海洋生物给船体的阻力带来影响,成为燃料消耗量增加和航行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所以所有的船社、发动机制造商、造船厂和涂料制造商都在为抑制海洋生物对吃水线的下侧的附着而作出不懈的努力。但是,最近的现状是,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和高速化的急速发展,燃料消耗量急增。
为了抑制这种海洋生物对船体浸在海水中的吃水线下侧的船底部分的附着,以往大多使用添加有锡化合物的防污涂料。这种防污涂料的价格便宜、容易使用且防污性能优异,所以减少了海洋生物对停泊中的船舶或航行中的船舶的附着。
但是,所述添加有锡化合物的防污涂料,由于锡化合物的特性,释放出环境激素,因此,成为当前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所以,为了完善这一缺陷,作为最近正在作为新开发产品使用的涂料,存在如下的自磨耗型防污涂料,其未添加锡化合物,而是利用防污涂料的涂膜在船舶的航行时逐渐磨耗的原理来发挥防污性能从而代替锡化合物。但是,由于涂膜的强度非常弱,需要经常进行修补涂装,并且涂膜本身没有什么防污性能,在长期停泊时,有可能在船舶上附着大量的海洋生物。
作为上述的自磨耗型防污涂料,已知有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第99-61474号(1999.7.26.公开))中记载的包含含有金属的防污剂的防污涂料,其以在高分子的侧链的末端具有半酯或半酰胺的自磨耗型粘合剂作为漆料,还已知有专利文献2(韩国专利登录第254651号(2000.2.3.登录))中所记载的含有在分子内具有多个希夫碱(Schiff base)型伯氨基的乙烯基聚合物作为载体树脂的防污涂料。
但是,对于上述专利公开第99-61474号以及韩国专利第254651号中记载的防污涂料,由于与海水反应引起防污成分溶出到海水中,导致涂膜的耐久性下降,所以需要经常进行修补涂装,并且在长时间停泊时,防污成分的溶出不活跃,所以存在此时在船舶上附着大量海洋生物的问题。
并且,以养殖海产物为目的的情况下,在混凝土制的养殖场或抽吸海水的配管的内侧的壁面上,也有海水中含有的海洋生物附着并在此栖息,所以需要随时进行清洗或替换,耗费较多时间,导致成本上升。
除此之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在诸如上下水道等输送流体的各种配管的内侧面上发生流体中含有的异物附着于此的现象,不仅防碍流体顺利流动,该异物还引起配管腐蚀,缩短配管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摩擦型防污涂料,所述低摩擦型防污涂料包括各自分开的预聚物溶液和树脂溶液,所述预聚物溶液以含10%~13%的N=C=O键(下面称为“NCO”)的亚甲基二异氰酸酯(Methylene diisocyanate)为主要成分,所述树脂溶液含有聚氧化丙烯二胺(Polyoxylpropylenediamine)、分子量为5000的聚醚三胺(polyethertriamine)、二苯基三胺(polydiphenyltriamine)、改性硅酮溶液(Modified Silicone Fluids)、改性氟树脂(Modified Fluorinated Resin)、填充剂(filler)、粘合助剂以及颜料(pigment),所述各自分开的预聚物溶液和树脂溶液利用双液型喷雾设备喷射而形成超高速固化型的聚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东圭,未经金东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9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