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智能天线主波束内多用户干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8676.2 | 申请日: | 200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3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谢显中;杨永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07 | 分类号: | H04B1/707;H04B7/04;H04J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65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智能 天线 波束 多用户 干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TD-SCDMA系统的性能改善,抑制干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智能天线(SA)波束成形技术可以极大的改善TD-SCDMA系统的性能,但是由于天线数和复杂度的限制,智能天线的主波束宽度常常在十几度甚至更大,这样在主波束覆盖范围内往往有多个用户存在,并导致多用户干扰。在文献(谢显中著,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与实现,2004年6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TD-SCDMA系统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智能天线波束成形技术在移动台采用多用户检测技术来消除这种干扰,但这样移动台需进行大量的计算和处理,使移动台工作任务繁重,且结构较复杂,同时由于移动台的随机移动给多用户检测的效果带来很大影响,抑制干扰的效果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基于TxWF(传输维纳)准则和下行波束成形技术联合抑制智能天线主波束内多用户干扰的方法,以减少智能天线主波束内存在的多用户干扰。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根据TD-SCDMA的时分双工性,利用TD-SCDMA系统上行信道信息的估计值作为下行链路的预计值,采用最大化期望功率MDP准则确定智能天线的权向量,由下行链路的预计值和权向量构造联合信道矩阵H,根据联合信道矩阵H和接收端的解调矩阵D基于TxWF准则确定发送端调制矩阵,发送端的信号经调制矩阵进行调制处理后,再通过基站智能天线发送出去。其中TD-SCDMA系统上行信道信息由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信道冲激响应确定,选择接收端功率矩阵Rs模最大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权向量w。调制矩阵M由接收端的解调矩阵D及联合信道矩阵H确定,满足以下函数关系:M=f(D,H),通过不同的准则可得到不同的调制矩阵M。
基站发送端信号通过调制矩阵M调制后再由智能天线发送出去,能够消除智能天线主波束覆盖范围内出现的多用户干扰,改善TD-SCDMA系统的性能。并且本发明抑制智能天线主波束内多用户干扰的上述计算处理是在发送端采用联合传输JT技术实现,降低了移动台的计算复杂度。并且系统性能比采用传统多用户检测技术的智能天线技术的系统有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采用联合优化方法抑制智能天线主波束内多用户干扰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TD-SCDMA的时分双工性,利用TD-SCDMA系统上行信道信息作为下行链路的预计值,采用最大化期望功率MDP准则确定权向量,由估计得到的信道信息和所确定的权向量构造联合信道信息,由联合信道信息和接收端的解调矩阵基于TxWF准则确定发送端调制矩阵。发送端调制矩阵对基站发射机需发送的数据进行调制处理后,能够消除智能天线主波束覆盖范围内出现的多用户干扰,改善TD-SCDMA系统的性能。
附图1为本发明的处理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实施步骤。
(1)估计TD-SCDMA系统上行信道信息并作为下行信道链路的预计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86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