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调角把手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7586.1 | 申请日: | 200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4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廖学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6 | 分类号: | B62K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把手,旨在提供一种可供调整双手握持角度、以及方便加工制造的自行车调角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自行车后轮的轮线与车体在同一直线上,自行车的前轮则可受把手的带动而摆动,进而改变前轮的轮线与车体的角度,达到使自行车转向以及维持车体平衡的目的;再者,自行车的把手除了用以控制转向以及保持车体平衡作用之外,还具有协助维持骑乘者身体重心的功能。
如图1所示,现有的自行车把手主要包括一根一体成型的把手杆10,把手杆10的两个端部做为供骑乘者抓持的握持部,整个把手杆10在两端部的握持部的中点位置与自行车的前叉立管20相联结,使通过双手或单手能够维持前叉摆动方向及角度,进而达到控制自行车转向的目的。
由于现有的自行车把手大多是由如图1所示的一体成型的把手杆10构成,亦即其两个握持部之间的夹角为固定不可变动的结构;换言之,必须由骑乘者自己去适应把手杆10原有的供双手握持的角度设计,对于短时间骑乘的使用而言,或许尚可接受双手握持角度的不适应,但若需要长时间骑乘使用时,不适宜的双手握持角度将有可能造成骑乘者的不适,甚至于因此导致骑乘者的过度疲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双手握持角度、且便于加工制造的自行车调角把手。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整体调角把手包括一个中段、及分别锁接于中段两个相对应端的握侧段。其中,中段由若干块体组装,成为在两个相对应端分别形成有一对夹耳的结构体;两个侧段则分别设有伸入夹耳的凸耳,再利用螺栓穿锁于夹耳及凸耳之间的紧迫作用,使两个侧段与中段锁固联结,构成一种可将两边的侧段调整至最符合骑乘者双手握持的角度,或是更换其它侧段使用的自行车调角把手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可利用简单松放/旋紧螺栓的动作,将把手两边的侧段调整至最符合骑乘者双手握持的角度,故可大幅提升骑乘者的舒适性,以及提升骑乘者对自行车的操控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二是,中段与两个侧段可拆解,因此可供自行更换不同尺寸的侧段或中段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三是,中段由多个块体所组装构成,因此不同位置的块体可依照本身的特性由不同的加工方式制造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四是,中段由多个块体所组装构成,因此不同位置的块体可依照本身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材料制造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的自行车把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调角把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调角把手两个侧段的夹角调整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调角把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调角把手的第一实施例的垂直方向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调角把手的第一实施例的水平方向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调角把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调角把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9为本发明调角把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10为本发明调角把手的第四实施例的夹耳与凸耳之间的锁接结构分解图;
图11为本发明调角把手的第五实施例的夹耳与凸耳之间的锁接结构分解图;
图12为本发明调角把手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特点可参阅本发明的附图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的了解。
首先,如图2所示,本发明调角把手包括中段30、以及分别锁接于中段两个相对应端的握侧段40。其中,中段30为整个把手与自行车组装联结的主体,由多个块体组装而成;在中段30的两个相对应端分别形成有一对夹耳31,夹耳31可穿置有螺栓50。两个侧段40可供骑乘者握持,在两个侧段40分别与中段30相接合的对应端设有凸耳41,凸耳41伸入夹耳31之间,且可穿设螺栓50。
原则上,穿置在夹耳31与凸耳41之间的螺栓50可将整体调角把手锁紧,令夹耳31与凸耳41之间达到紧固状态,进而构成中段30与两个侧段40之间的锁固联结,并且将两个侧段40与中段30之间的夹角固定。另外,如图3所示,可以利用简单松放/旋紧螺栓50的动作,将把手两边的侧段40调整至最符合骑乘者双手握持的角度,如此,除可以提升骑乘者的舒适性以及提升骑乘者对自行车的操控性之外,更可以进一步将中段30与两个侧段40拆解,以供骑乘者自行更换不同尺寸的侧段40或中段30,以进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75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