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CD的动态驱动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7359.9 | 申请日: | 200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9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李奇峰;杨云;冯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20;G02F1/133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cd 动态 驱动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CD的动态驱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等具有良好显示效果的产品的挤压下,超扭曲向列相 (Super Twisted Nematic,STN)、彩色超扭曲向列相(Color Super Twisted Nematic,CSTN)等液晶显示产品更多的是从压缩成本、降低功耗等方面来提 高竞争力。
由于在液晶面板的电极上施加直流电压驱动时,会降低液晶分子的活性, 缩短液晶寿命,因此要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电极上施加交流电压,即不断翻转加 在液晶面板电极上的电压,以现有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的列电极(SEG)上驱动输出电压为例,假设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的所有SEG数据相同时,所有的SEG数据均会与列 计数器送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当列计数器送出的数据递增或递减至某一值时, 列驱动输出电压将会有一次翻转。为了降低列驱动电压翻转时的功耗,现有技 术的驱动电路中,一般通过对电荷泵电路进行闭环控制,以使电路中不存在高 于液晶驱动电压中最高正电压的高压,以及不存在低于液晶驱动电压中最低负 电压的低压。
但是由于现有的驱动方式中,所有SEG电极共用一个计数器,当当前扫描 行内各个像素点对应的显示数据相同时则必然引起所有的列电极的驱动电压会 在同一时刻进行翻转,导致所有的列电极在同一时刻充电或放电,这样既对驱 动电路的驱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也在放电过程中把放电电荷白白浪费掉了。 同样由于计数器送出的数据的顺序均为递增或递减,导致每行扫描时列电极的 驱动电压都会翻转两次,同样会使驱动电路的功耗很大。
总之,现有的LCD驱动方式中,由于列电极电压翻转过于频繁,以致对驱 动电路的要求很高,芯片的面积过大,而且功耗也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D的动态驱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 LCD驱动方法中SEG电极翻转过于频繁,以致功耗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CD的动态驱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按照与上一行计数数据相反的计数顺序输出当前行在当前时钟周期的计数 数据;
根据当前行内各像素点的显示数据与所述当前行在当前时钟周期的计数数 据的比较结果,输出当前行内各像素点的驱动电压。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LCD面板,驱 动电路,以及控制驱动电路输出COM电极与SEG电极的驱动电压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包括:
一计数器单元,用于按照与上一行计数数据相反的计数顺序输出当前行在 当前时钟周期的计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D的动态驱动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按照奇数列SEG电极与偶数列SEG电极相反的计数顺序输出当前行在当 前时钟周期的计数数据;
根据当前行内各像素点的显示数据与所述当前行在当前时钟周期的计数数 据的比较结果,输出当前行内各像素点的驱动电压。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LCD面板,驱 动电路,以及控制驱动电路输出COM电极与SEG电极的驱动电压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包括:
第一计数器,用于为奇数列SEG电极输出当前行在当前时钟周期的计数数 据;
第二计数器,用于为偶数列SEG电极输出当前行在当前时钟周期的计数数 据,计数顺序与所述第一计数器的计数顺序相反。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D的动态驱动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按照与上一行计数数据相反的计数顺序,以及奇数列SEG电极与偶数列 SEG电极相反的计数顺序,输出当前行在当前时钟周期的计数数据;
根据当前行内各像素点的显示数据与所述当前行在当前时钟周期的计数数 据的比较结果,输出当前行内各像素点的驱动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7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