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加权选择端口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5187.1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0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双;王建国;龚志波;崔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加权 选择 端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数据流转发过程中进行端口选择的通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快速加权选择端口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因特网的高速发展,运行在因特网上业务越来越丰富,人们对数据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网络带宽的需求,网络运营商用尽各种方法,如“负荷分担”、链路捆绑等等,这些方法大都是通过在网络中增加物理链路来满足用户所需的带宽。
如图1所示,路由器A和路由器B之间有3条链路,运营商可以把这3条链路捆绑到一个逻辑链路中,而在路由器A、B之间数据流则会根据用户配置的策略选择其中的一条链路作为数据的最终出口。这种组网图一般应用于增加两台设备之间数据转发带宽的情况。
如图2所示,是多端口分流数据的另一种应用方案,当路由器A上收到的数据需要被转发到路由器E上时,该数据可以通过图中的LINK_AB、LINK_AC、LINK_AD这3条链路的任何一条都可以到达路由器E,这种组网一般应用于分担路由器A、E之间某一台设备的载荷的情况。
但是,在使用多条物理链路进行数据流分担的时候,必然存在如何在多条链路中选择发送链路的问题。
在中国专利号为CN01805838.8的《链路聚合》中提出:在带有多个去向目的地的物理链路的交换机中,通过跨过物理链路分配接收的数据来将数据转发到目的地。按照包括在接收数据中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来为接收数据的数据流选择流散列。流散列选择去向目的地的物理链路之一,而不是不同数据流的潜在不同物理链路,从而通过跨过物理链路分配接收的数据来转发接收的数据,同时保持数据流中帧的顺序。
该专利描述的是在交换机中链路聚合的实现方式,没有描述链路聚合的时候,存在多个端口时,如何选择发送链路的端口。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加权选择端口的方法,在多链路中进行快速加权选择端口,提高了端口选择的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加权选择端口的方法,其包括步骤:A1、为每个发送数据的链路的端口设置权重值;A2、创建端口列表,表头中存放各链路的逐级累加权重值作为加权值,表条目存放发送数据的链路以及端口信息;A3、从多条链路发送数据流时,读取所述端口列表,根据各端口的加权值,把所述数据流分流到各端口对应的链路,进行发送。
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2中,所述加权值按顺序从低字节到高字节存放。
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1中,按照链路的物理带宽,设置权重值,用于对所述数据流进行分流。
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1中,将各端口的权重值的默认值设置为其对应链路的物理带宽值。
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1中,将各端口的权重值的默认值设置为其对应各链路物理带宽值的比值。
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1中,将物理带宽值最小的链路的权重值设置为1,其他链路的权重取值为该带宽的倍数。
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1中,将物理带宽值最小的链路的权重值设置为一个整数,并且是其余链路物理带宽值的最小公约数,其他链路的权重取值为该带宽的倍数。
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2中,所述端口列表的表头中还设置策略值;并且,步骤A3中,根据配置的策略值来选择端口。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策略值是随机选择策略值或数据流模式策略值。
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3具体包括,从多条链路发送数据流时,读取所述端口列表,判断所述策略值是随机选择策略值,根据各端口的加权值,把所述数据流按照各链路物理带宽值的比值分流到各端口对应的链路,进行发送;判断所述策略值是数据流模式策略值,根据所述数据流模式指定链路对应各端口的加权值,把所述数据流按照各指定链路物理带宽值的比值分流到各端口对应的指定链路,进行发送。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解决了存在多个端口时,如何快速选择发送链路的端口、通过各链路高效发送数据的问题;能够在多链路中进行快速加权选择端口,提高了端口选择的效率。在整个端口链路选择过程中,没有统计的概念,也无需保存中间计算结果,每个报文的处理都是对立的,所以相对处理简单,省却了统计和保存中间结果的开销,即减少了代码的指令数和复杂度,并且具有控制信息少的优点;还适用于动态用户的上/下线比例的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组网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组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51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绳结构
- 下一篇:启-停模式混合动力车的空调双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