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由器安全防御装置及防御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4004.4 | 申请日: | 200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6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温晓军;曾向阳;王磊;邹平辉;文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9/36 | 分类号: | H04L9/36;H04L9/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由器 安全 防御 装置 系统 方法 | ||
1. 一种路由器安全防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御装置(302)包括:
用于响应管理请求的系统管理模块(105);
用于对流经路由器的数据信息进行检测的入侵检测模块(104);
用于根据所述入侵检测模块(104)的检测结果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放行或阻隔处理的路由器控制模块(101);
用于与远程控制平台(303)通讯的远程控制响应模块(106);
所述系统管理模块(105)为所述防御装置(302)的主控单元,所述入侵检测模块(104)、路由器控制模块(101)和所述远程控制响应模块(106)分别与所述系统管理模块(105)双向连接,所述路由器控制模块(101)为所述防御装置(302)和所述路由器(301)的连接提供接口服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御装置(302)包括:
用于存储和转发日志的审计日志模块(102);
用于用户信息管理和识别的用户管理模块(103);
所述审计日志模块(102)与所述系统管理模块(103)双向连接,可以实现通过所述系统管理模块(105)与所述远程控制响应模块(106)的通讯,所述用户管理模块(103)与所述系统管理模块(103)也为双向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御装置(302)的系统是采用层层封装的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包括:系统认证管理子层(210)、系统控制子层(220)、数据分析子层(230)和系统扩展子层(240)。
5. 一种路由器安全防御系统,包括用于实现数据传输的路由器(30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御系统还包括:
用于检测流经所述路由器(301)的数据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所述路由器(301)进行安全防御的所述防御装置(302);
用于与所述防御装置(302)实现信息传递的所述远程控制平台(303);
所述路由器(301)与所述防御装置(302)相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301)与所述防御装置(302)的连接通过所述防御装置(302)上的路由器控制模块(101)提供接口。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御装置(302)与所述远程控制平台(303)通过所述防御装置(302)上的远程控制响应模块(106)相联系,并通过RSTP协议实现所述信息的传递。
8. 一种路由器安全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1.对所述防御装置(302)进行初始化配置;
A2.所述防御装置(302)开始工作,对流经路由器(301)的数据进行捕获,并将捕获到的数据转化成以太数据包类型,对以太数据包头部进行分析,经过处理行为(701)、协议(702)、源信息(703)、目的信息(704)和规则主体部分(705)判断所包含的数据包类型,进行解析处理;
A3.向所述远程控制平台(303)发送报警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1步中的所述初始化配置包括路由器地址配置、入侵检测规则配置、审计日志远程接收平台配置、路由器转发和控制策略配置和管理员身份安全认证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2步包括子步骤:
A21.通过所述路由器控制模块(101)捕获流经路由器的数据,并将捕获的数据发给所述入侵检测模块(104);
A22.通过所述入侵检测模块(104)将捕获到的数据转化成以太数据包类型,对以太数据包头部进行分析,经过处理行为(701)、协议(702)、源信息(703)、目的信息(704)和规则主体部分(705)判断所包含的数据包类型,进行解析处理;
A23.将A22解析处理后的非法数据信息发给所述审计日志模块(102);
A24.所述审计日志模块(102)通过所述远程控制响应模块(106)向所述远程控制平台(303)发送报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40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