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急门锁联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3281.3 | 申请日: | 200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0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10 | 分类号: | E05B65/10;B61B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55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门锁 联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动机构,具体涉及应急门锁的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应急门是地铁等车站安全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应急门锁在平时将门锁紧;在需要开启时,人在站台侧或轨道侧都可轻松地手动解除锁紧状态,实施门的开启。全高安全门的应急门锁普遍采用天地锁形式,要求上、下锁杆通过一种联动机构实现相向运动,且在站台侧用钥匙开锁时,钥匙的左右旋转通过一种联动机构改变为上、下锁杆的相向运动,使锁处于解锁状态把应急门打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应急门锁联动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应急门锁联动机构,包括可伸入锁洞中的上拉杆、下拉杆,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上拉杆和下拉杆端头相连的第一连动块和第二连动块,所述第一连动块顶端设有与所述上拉杆相连的横向部,所述第二连动块底端设有与所述下拉杆相连的横向部,所述第一连动块和第二连动块分别设有与所述上拉杆和下拉杆平行的并具有间隙的竖向部,所述第一连动块和第二连动块相对的部分分别设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的第一拨叉孔和第二拨叉孔,还包括双向拨叉,所述双向拨叉上设有与所述拨叉孔对应的拨叉,所述双向拨叉还设有带动所述双向拨叉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拨叉孔和第二拨叉孔上下运动的转动轴。
在本发明所述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中,所述上拉杆、下拉杆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连动块和第二连动块相连。
在本发明所述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中,所述第一拨叉孔和第二拨叉孔为两对。
在本发明所述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中,所述转动轴包括使该轴旋转的钥匙。
在本发明所述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中,所述转动轴插在所述双向拨叉的中心孔上。
在本发明所述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中,所述第一连动块和第二连动块为对称结构。
实施本发明应急门锁联动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采用双向拨叉,通过钥匙左右旋转拨叉轴均能使得上下锁杆运动,从而打开门锁。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的第一连动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的第二连动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的第一连动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的第二连动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的双向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的正面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2描述本发明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的结构。本发明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包括上拉杆1、下拉杆5,分别固定在上拉杆1、下拉杆5端头的第一连动块2、第二连动块6。第一连动块2、第二连动块6通过双向拨叉3连接起来,转动轴4插入在双向拨叉3的中心孔上。上、下锁杆分别固定在上拉杆1、下拉杆5的另一端头,锁芯未示意则与转动轴4配合连接。这样,在应急门锁处于锁紧状态时,当其中一拉杆沿箭头方向运动,固定于拉杆端头的第一连动块2就会带动双向拨叉3绕转动轴4转动,同时双向拨叉3带动固定于另一拉杆端头的第二连动块6沿箭头方向运动;当人在站台侧用钥匙开锁时,钥匙带动与锁芯配合连接的转动轴4一起转动,转动轴4再带着双向拨叉3绕转动轴4转动并同时带动第一连动块2和第二连动块6连同上拉杆1、下拉杆5沿箭头方向进行相向运动。通过上述机械运动,就可以实现上、下锁杆的相向运动,使锁处于解锁状态把应急门打开。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应急门锁联动机构的第一连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连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拨叉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至图5描述连动块和拨叉的结构。其中,第一连动块2顶端设有与所述上拉杆1相连的横向部,所述第二连动块6底端设有与所述下拉杆5相连的横向部,第一连动块2和第二连动块6分别设有与上拉杆1和下拉杆5平行的并具有间隙的竖向部,第一连动块2和第二连动块6相对的部分分别设有两对第一拨叉孔201和第二拨叉孔601。还包括有双向拨叉3,如图7所示,所述双向拨叉3上设有与所述拨叉孔对应的上下错开设置的拨叉301,所述双向拨叉3还设有带动所述双向拨叉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拨叉孔201和第二拨叉孔601上下运动的转动轴4。拨叉301也是上下错开设置,由于有两对第一拨叉孔201和第二拨叉孔601,拨叉301可以设置在左边也可以设置在右边,如图1和图8所示,分别为拨叉301安装在两边的结构示意图。上拉杆1、下拉杆5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连动块2和第二连动块6相连。第一连动块2和第二连动块6不在同一平面,错开设置,如图5、图6所示,分别为第一连动块和第一连动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连动块和第一连动块不在同一平面,错开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32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6‑氨基青霉烷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杂芳化合物及其在药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