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垃圾破碎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3205.2 | 申请日: | 2007-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科创未来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0 | 分类号: | B02C23/00;B02C18/00;B02C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560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垃圾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垃圾破碎机。
背景技术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物资生活水平的提高,妥善处理垃圾已成为当务之急。据统计,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40kg,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在递增,大量的垃圾被运到城郊裸露堆放,已成为公害。全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高达60亿吨,堆占耕地5亿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80亿元人民币,因此,垃圾滋生已成为我国继能源、交通、工业三废之后又一重大难题,垃圾处理对我国来讲,意义更重大。但现有的各种垃圾处理机,一般只具有简单的垃圾粉碎功能,被粉碎的垃圾通过下水道排放后依然会对环境构成危害,而且大多数垃圾处理机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不能准确计量未处理的垃圾、识别投掷垃圾者身份,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能自动控制工作状态,能识别投掷垃圾者身份,能准确计量未处理的垃圾,并且处理后的垃圾可进行发电的有机垃圾破碎机。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有机垃圾破碎机,包括箱体、电动机、设在箱体上的电控箱、箱体内的破碎装置、与破碎装置连接的进水系统,还包括固定在箱体底座上的称重仪、设在称重仪上的破碎接料装置,所述破碎接料装置的一端通过导管连接破碎装置、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箱体之外的输送泵连接。
所述箱体内的破碎装置包括破碎电机和接收垃圾的漏斗,所述漏斗带有倾斜开口,一个投料门与所述倾斜开口的上端活动连接,并通过支架设在箱体上的开门电机驱动。
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水管以及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水阀、流量计。
所述电控箱与称重仪、触摸屏、输送泵、水阀、破碎机、开门电机、行程开关、液位仪、投入开关以及若干个按键和指示灯连接,所述触摸屏连接扬声机。
所述电控箱还可以安装ID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集智能IC卡开门、电脑自动称量、并打出称量单据、可通过可选的数据发送模块以无线方式自动发送投料数据到控制中心,关门、自动将垃圾进行细小化、数据处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新自动化有机垃圾处理设备。该发明不仅仅是有机垃圾发电机系统的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更可以广泛用于需要对有机垃圾进行细小化处理的家庭、食堂、菜市、社区、工业区、农业区等有机垃圾较丰富的地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有机垃圾破碎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有机垃圾破碎机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有机垃圾破碎机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有机垃圾破碎机的电气电路总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有机垃圾破碎机包括箱体1、设在箱体1上的电控箱12、设在箱体1内的破碎装置2、与破碎装置2连接的进水系统3,固定在箱体1底座上的称重仪4、收料箱10设在称重仪4上,以实现自动称重,收料箱10的一端通过导管连接破碎装置5以接收被粉碎的垃圾、另一端则在输送泵的帮助下将被粉碎的垃圾从导管11排出,已经排出的被粉碎的垃圾可以进行垃圾发电系统工艺流程的下一步工序。
箱体1内的破碎装置包括破碎电机及破碎刀13和接收垃圾的漏斗9,漏斗9带有倾斜开口,投料门7与倾斜开口的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支架8设在箱体1的内壁上,支架8上设有开门电机6,在开门电机6的驱动下实现投料门7的开闭。
进水系统3包括水管,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水阀、流量计。
参照图3、图4,可以在电控箱12上设ID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电控箱与称重仪、触摸屏、输送泵、水阀、破碎电机、开门电机、行程开关、液位仪、投入开关以及若干个按键和指示灯连接以实现整个动作的控制,触摸屏连接扬声机,可以发出声音提示。
使用时,将电控箱面板上的钥匙选到ON状态,投料门自动打开,破碎电机启动,水阀打开,投料完毕后将钥匙旋到OFF状态并拔出,投料门自动关闭,破碎电机延时停止,供水阀按照程序加够水后停止,输送泵开始工作,抽取收料箱内被粉碎的垃圾,并按程序停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科创未来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科创未来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32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