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丁香环烯醚萜苷提取分离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2205.0 | 申请日: | 200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吉 |
主分类号: | A61K36/61 | 分类号: | A61K36/61;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香 环烯醚萜苷 提取 分离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提取分离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丁香环烯醚萜苷提取分离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提取的传统方法主要是浸提法、渗漉法、改良明胶法、回流法等。其中水煎煮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传统方法存在较多的缺点。为提高中药质量、改变传统剂型“大、黑、粗”的状态让中药步入国际市场,一些现代高薪工程技术正在不断地被借鉴到中药生产中来,一方面,提高了现有中药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也使中药生产更加符合传统的中医药理论,确保用药的质量要求,而且关于丁香环烯醚萜苷研究甚少。经检索专利文献未见有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设计合理,经本工艺提取分离的丁香环烯醚萜苷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丁香叶经水提——减压浓缩——壳聚糖澄清——醇沉——滤过——离心分离——上大孔吸附树脂——用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滤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微孔滤膜分离——上硅胶拄,用氯仿-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液回收溶剂,薄层层析法监测确定为丁香环烯醚萜苷成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法测定,其纯度大于90%。
本发明的优点是:
工艺简单、设计合理,所得产物符合药用要求。丁香环烯醚萜苷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丁香叶煎煮加水量为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0.5小时,浓缩至药液体积与原药材重量比为1∶1,加0.5%壳聚糖适量,醇沉浓度为60%,滤过,进行高速离心分离,上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大孔吸附树脂50%乙醇洗脱液,乙酸乙酯萃取3次,进行微孔滤膜分离,上硅胶柱,用氯仿-甲醇分别按30∶1,20∶1,15∶1,10∶1的比例进行梯度洗脱。
实施例2、
丁香叶煎煮加水量为15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浓缩至药液体积与原药材重量比为1∶2,加1%壳聚糖适量,醇沉浓度为70%,滤过进行高速离心分离,上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大孔吸附树脂50%乙醇洗脱液,乙酸乙酯萃取4次,进行微孔滤膜分离,上硅胶柱,用氯仿-甲醇分别按30∶1,20∶1,15∶1,10∶1的比例进行梯度洗脱。
实施例3、
丁香叶煎煮加水量为20倍量水,煎煮1次,每次1.5小时,浓缩至药液体积与原药材重量比为1∶3,加1.5%壳聚糖适量,醇沉浓度为80%,滤过进行高速离心分离,上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大孔吸附树脂50%乙醇洗脱液,乙酸乙酯萃取5次,进行微孔滤膜分离,上硅胶柱,用氯仿-甲醇分别按30∶1,20∶1,15∶1,10∶1的比例进行梯度洗脱。
本发明中丁香环烯醚萜苷的提取分离工艺应用到现代的提取浓缩罐,全过程是密闭的没有水分流失和药液成分的损失,浓缩液用乙醇醇沉,取上清液用旋转蒸发器回收至无醇味,回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然后上HPD-500大孔吸附树脂,先用水洗,水液弃去,再用50%乙醇洗,收集50%乙醇洗液,然后上硅胶柱,经薄层层析法鉴别,最后分离出的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光谱分析其纯度达90%以上。因此本发明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新的提取精制路线,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吉,未经李永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22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