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1381.2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9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黄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铨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K36/8994;A61P31/22;A61K35/22;A61K35/36;A61K35/58;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1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带状疱疹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具体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春季最易流行的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可发生于全身各个不同部位,以发生在腰间、胸肋间和背部为多见;患者常出现剧烈疼痛,影响睡眠;如果治疗不及时,在皮损消退后,仍遗留疼痛,数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带状疱疹出现在头部、颜面,还容易因侵犯头面部神经而出现的头痛、面瘫。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还会导致失明。年龄大的、体质弱的及患有肿瘤等慢性疾病者,病情会更为严重。
目前,对于治疗带状疱疹虽已有多种方法,但是均见效较慢,且疗效不太显著;因而对于患者而言,承受的痛苦较多,而治疗的费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的改进,该药应能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有效地治愈带状疱疹,并具有见效快,有效率高,治疗费用较低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包括外敷组和内服组;
外敷组中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是:人中白25-35份,血余炭25-35份,木芙蓉叶52-68份,香油适量;
内服组中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是:苦参25-35份,薏苡仁25-35份,茯苓16-24份,白芷8-12份,生大黄4-6,忍冬藤25-35份,赤勺8-12份,木通8-12份,当归8-12份,全虫8-12份,乌梢蛇8-12份,柴胡8-12份,制香附8-12份。
所述的外敷组中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是:人中白30份,血余炭30份,木芙蓉叶60份,香油适量;
所述的内服组中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是:苦参30份,薏苡仁30份,茯苓20份,白芷10份,生大黄5份,忍冬藤30份,赤勺10份,木通10份,当归10份,全虫10份,乌梢蛇10份,柴胡10份,制香附10份。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将外敷组中的人中白、血余炭和木芙蓉叶粉碎至100目以上,用香油调和后敷于患处;同时将内服组中的所有成分粉碎至60-80目,制成胶囊后口服,每粒胶囊0.5克左右内容物;也可添加辅料制成丸剂。
采用本发明给带状疱疹患者治病,见效快且疗效显著,有效率又高;一般1-2天内就可止痛,皮损开始好转,7天之内所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率为100%。另外,所有药材均为常规中药材,不但无副作用,而且药源广,价格低廉,经济安全,完全适合普通民众承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包括外敷组和内服组;
外敷组中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是:人中白25-35份,血余炭25-35份,木芙蓉叶52-68份,香油适量;
内服组中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是:苦参25-35份,薏苡仁25-35份,茯苓16-24份,白芷8-12份,生大黄4-6,忍冬藤25-35份,赤勺8-12份,木通8-12份,当归8-12份,全虫8-12份,乌梢蛇8-12份,柴胡8-12份,制香附8-12份。
作为优选,外敷组中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是:人中白30份,血余炭30份,木芙蓉叶60份,香油适量;内服组中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是:苦参30份,薏苡仁30份,茯苓20份,白芷10份,生大黄5份,忍冬藤30份,赤勺10份,木通10份,当归10份,全虫10份,乌梢蛇10份,柴胡10份,制香附10份。
以上所述的制香附可以是九制香附丸,或七制香附丸,或四制香附丸,或者其它制香附丸。
以上所述的所有原料全部可外购。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将外敷组中的人中白、血余炭和木芙蓉叶粉碎至100目以上,用香油调和后敷于患处;同时将内服组中的所有成分粉碎至60-80目,制成胶囊后口服,每粒胶囊0.5克左右。一般的口服用量为每日3次,每次6粒,饭后服用。每位患者给外敷组药一包(20克),内服组胶囊126粒。
本发明提供的处方中,苦参、薏苡仁、茯苓、白芷、生大黄、忍冬藤有祛风、清热燥湿解热毒之效;赤勺、木通、当归有行淤止通、泻火引水、通补血脉之能;全虫、乌梢蛇除风湿、通补血脉、止痛;,柴胡、制香附有和解表里、补气解郁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铨明,未经黄铨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1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