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芩药液治脚气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0896.0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9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7/00;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江苏省吴江市远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液 脚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药液技术领域,尤其是治疗脚气感染的药液。
背景技术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指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俗名为脚气的足癣,则是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脚气的治疗主要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如达克宁、兰美抒、贵州神奇,在短期内效果迅速,一旦停药后极易复发,波及面积更广,不能彻底有效的以致其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其提供一种制作方便、无副作用、对于治疗脚气感染的药液。
一种治疗脚气感染的药液产品,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取黄连、黄芩、黄柏、吴茱萸各30克,将药材净制祛除杂质,将黄芩酒制干燥,其他药材用淋法净制后风干;用煮提法提取有效药液,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均匀,在低温下封存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详细制备过程如下;
1、净制药材,祛除杂质;
2、炮制药材。黄芩酒制,其他药材用淋法净制后风干;
3、煮提药液。取黄连、黄芩、黄柏、吴茱萸等药材加水煮提2次,药液静置,沉淀,过滤;
4、酶解,取药液的上清液,加入木瓜蛋白酶解得到澄清的药液;
5、混合包装。在澄清药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均匀,在低温下封存即可。
黄连清热利水、解毒祛火、利尿、解毒、退热、降压、增强机体免疫力;黄芩清热解毒、利水燥湿、泻火止血、解毒、抗菌、利尿、降低血压、镇静利胆的作用;黄柏清热燥湿、解毒退热、祛火消痈、解毒、利尿的作用;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对于治疗脚气感染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案
连芩药液治脚气由以下配方配比组成:取黄连、黄芩、黄柏、吴茱萸各30克,将药材净制祛除杂质,将黄芩酒制干燥,其他药材用淋法净制后风干;用煮提法提取有效药液,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均匀,在低温下封存即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有化脓者,可加入夏枯草。
实施例一
连芩药液治脚气由以下配方配比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吴茱萸各30克。
制备方法;
1、净制药材,祛除杂质;
2、炮制药材。黄芩酒制,其他药材用淋法净制后风干;
3、煮提药液。取黄连、黄芩、黄柏、吴茱萸等药材加水煮提2次,药液静置,沉淀,过滤;
4、酶解,取药液的上清液,加入木瓜蛋白酶解得到澄清的药液;
5、混合包装。在澄清药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均匀,在低温下封存即可。
实施例二
连芩药液治脚气由以下配方配比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吴茱萸各30克,夏枯草20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军,未经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区别物品完整性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冶金烧结球团的造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