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建筑基坑进行支护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0416.0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华锦耀;吴佳雄;方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B28B21/60;B28B21/30;E02D5/58;E02D5/3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横隔 预应力 混凝土 建筑 基坑 进行 支护 方法 | ||
1.一种采用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建筑基坑进行支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A、计算确定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的直径、长度和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内的横隔(1、1.1、1.2、1.3、1.4)的轴向位置;
B、制作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
C、测量放线确定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的桩位;
D、静压沉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
E、焊接桩顶锚固筋,制作安装钢筋混凝土压顶环梁(7)及支撑(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确定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的直径、长度和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内的横隔(1、1.1、1.2、1.3、1.4)的轴向位置,指根据基坑的地质报告、基坑实际挖深与施工荷载计算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的弯距(6),然后确定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的直径、长度和横隔(1、1.1、1.2、1.3、1.4)的轴向位置,在弯距(6)的最大处(B)附近加密横隔;在弯距较小处稀疏横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直径为400~800mm;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单节长度≤15m;所述在弯距(6)的最大处(B)附近加密横隔指以(B)点处的横隔(1)为中点,两端横隔(1.1)与横隔(1)的间距为800mm~1200mm;所述在弯距较小处稀疏横隔指,上端横隔(1.1)与相邻的更上端的横隔(1.2)的间距为1800mm~2200mm;下端横隔(1.1)与相邻的更下端的横隔(1.2)的间距为1800mm~2200mm;更下端的横隔(1.2)与相邻的再下端的横隔(1.3)的间距为1800mm~2200mm;再下端的横隔(1.3)与相邻的再更下端的横隔(1.4)的间距为1800mm~2200mm;再以下的管段因弯距值小且沉桩时有土柱顶塞而不设横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预制钢筋混凝土横隔(1、1.1、1.2、1.3、1.4),预留横隔连接筋(4);
b、制作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的钢筋笼;
c、将横隔(1、1.1、1.2、1.3、1.4)经连接筋(4)绑扎于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的钢筋笼的主筋上;
d、安装两端板(3)及其锚筋;
e、将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的钢筋笼和两端板(3)安装在横卧的下半个钢模内;
f、浇注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的混凝土;将上半个钢模与下半个钢模合拢并固紧;
g、采用先张法张拉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的预应力筋;
h、对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进行离心成型、蒸养、放张预应力筋、拆模得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1、1.1、1.2、1.3、1.4)的轴向厚度为70~120mm;所述横隔(1、1.1、1.2、1.3、1.4)的中心孔的直径为100~200mm;所述横隔(1、1.1、1.2、1.3、1.4)径向嵌入管壁(2)的深度为20~4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外管壁之间的水平间距为180~2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放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在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的内侧打水泥搅拌桩(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在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内加灌混凝土(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在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2)外侧打水泥搅拌桩(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未经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4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传导基座及具有该热传导基座的均温板
- 下一篇: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