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砼结构中已建预应力体系破坏后重建预应力体系的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8793.0 | 申请日: | 200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3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吴利民;张卫星;周东波;陈春雷;张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晓凡 |
地址: | 315000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结构 中已建 预应力 体系 破坏 重建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对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已建预应力体系的部分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锚具遭破坏后,在原结构中重建预应力体系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在工程结构上广泛应用。通常的预应力框架梁施工工艺是木工安装底模,再由钢筋工绑扎大梁钢筋,然后由预应力专业人员将预应力钢绞线按设计要求安放在大梁体内,最后再由木工封闭梁的侧面,经验收合格后浇筑砼,砼达到强度后对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实施张拉并锚固。但是,在后续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施工人员经验不足,使原有已建预应力体系遭到破坏。例如,由于预应力体系的锚固端锚具突出墙面影响玻璃幕墙安装,幕墙安装人员将锚具割除,导致已建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力丧失殆尽。如果按照常规方法只有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碳纤维加固、粘钢加固等技术的补救措施。但是经上述技术进行补救加固后都会改变原结构截面、增加自重荷载、影响表面美观甚至使用功能,并最终影响工程的创优夺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筋砼结构中已建预应力体系被破坏后重建预应力体系的施工工艺,它不改变原设计的结构受力,重新建立的预应力体系能完全满足原设计要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筋砼结构中已建预应力体系被破坏后重建预应力体系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将被破坏的原预应力钢绞线锚具去除,
将与原预应力钢绞线同规格等强度的新的钢绞线剥除表面塑料护套,
准备一根直径小于原预应力钢绞线直径的钢筋,钢筋长度应比原来的钢绞线长50厘米以上,
将被破坏的原预应力钢绞线拔出,
将钢筋穿入原结构的孔道内,
将新的预应力钢绞线的一端与钢筋的一端焊接,
用手拉葫芦连接钢筋的另一端,并拉动钢筋,利用孔内的钢筋将新的预应力钢绞线穿入孔内,
再对新的预应力钢铰线进行张拉,张拉达到单根钢绞线的原设计应力后锚固。
由于本发明采取了上述的技术措施,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不改变原结构截面的尺寸,不增加荷载、不影响外观质量,能满足原设计的受力要求,施工工期短、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梁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2中,1为框架梁,2为柱头,3为钢筋,4为新的钢绞线,5为手拉葫芦,6为操作平台。
参照图1,为被错误施工割掉的5只锚具7,其中上部3只为张拉端锚具(夹片式),下部2只为固定端锚具(P型挤压锚)。因设计为同一梁中的张拉端、固定端锚具错开布置,分别单根一端张拉锚固。“○”为正常的锚具8。
参照图1和图2,将部分被破坏的原预应力钢绞线锚具7全部去除。将与原预应力钢绞线同规格等强度的新的预应力钢绞线4剥除表面塑料护套。准备一根直径小于原预应力钢绞线直径的钢筋3,本实施例为直径6毫米的钢筋,钢筋3长度应比原来的钢绞线长50厘米以上。将被破坏的原预应力钢绞线从框架梁1中拔出。将钢筋3穿入框架梁1原孔道内。将新的预应力钢绞线4的一端与钢筋3的一端焊接。用5吨手拉葫芦5连接钢筋3的另一端,并拉动钢筋3,待新的预应力钢铰线4进入孔道后,一端用人力推送,另一端用手拉葫芦5牵拉,两端同时作用,分别采用对讲机联络协调,做到人力与手拉葫芦5同步进行,将新的预应力钢绞线4穿入孔道内。再对新的预应力钢铰线4进行张拉,达到单根钢绞线的原设计应力后锚固。
按照相同方法,将所有被破坏的预应力钢绞线一一修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8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