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生产尼龙纤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8585.0 | 申请日: | 200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蒋剑雄;徐怡庄;邱化玉;来国桥;黄昆;吴燕婕;邬继荣;章成峰;刘毓海;刘少轩;李慧珍;刘玉峰;蒋可志;张秀芹;陆达天;李龙波;王明超;赵莹;王笃金;吴瑾光;华西林;杨展澜;徐端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60 | 分类号: | D01F6/60;D01F1/10;D01D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生产 尼龙 纤维 方法 | ||
1、一种低温生产尼龙纤维的方法,该方法是熔融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尼龙熔融之前或熔融期间加入一种第三主族或第四主族或第五主族金属的化合物,然后所得熔融体在160~250℃的低温下进行纺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为170~240℃的低温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为190~240℃的低温下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为210~240℃的低温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为尼龙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族或第四主族或第五主族金属的化合物是第三主族或第四主族或第五主族金属盐或络合物或金属氧化物,
其中,所述第三主族金属元素为铝、镓和铟;所述第四主族金属元素为锗和锡;第五主族金属元素为铋;所述金属盐的阴离子或络合物的配体选自磷酸根、碳酸根、羧酸根、硝酸根、硫酸根、磺酸根、亚硫酸根、卤素阴离子、拟卤素离子以及其他含氮和/或含氧和/或含硫有机配体或多元配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用尼龙的重量计,所述第三主族或第四主族或第五主族金属的化合物中第三主族或第四主族或第五主族金属元素的重量为50ppm~10wt%。
8、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用尼龙的重量计,所述第三主族或第四主族或第五主族金属的化合物中第三主族或第四主族或第五主族金属元素的重量为0.01wt%~5wt%。
9、根据权利要求1、6、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用尼龙的重量计,所述第三主族或第四主族或第五主族金属的化合物中第三主族或第四主族或第五主族金属元素的重量为0.1wt%~5wt%。
10、根据权利要求1、6、7、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用尼龙的重量计,所述第三主族或第四主族或第五主族金属的化合物中第三主族或第四主族或第五主族金属元素的重量为0.5wt%~3wt%。
11、根据权利要求1、6-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族或第四主族或第五主族的化合物与部分尼龙制成包括第三主族或第四主族或第五主族的化合物的添加剂后再进行加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尼龙的熔融之前或熔融期间加入助剂,所述助剂为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和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尼龙的熔融之前或熔融期间加入的抗氧剂是受阻酚类、亚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的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1,1,3-三(2-甲基-4-羟基-5-特丁基苯基)丁烷、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酸酯、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亚磷酸三壬基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所用尼龙重量,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为0.001wt%-1wt%。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尼龙的熔融之前或熔融期间加入的紫外线吸收剂是苯并三唑类、苯酮类有机芳香物质。
16、根据权利要求1、12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尼龙的熔融之前或熔融期间加入的紫外线吸收剂为: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碳黑、氧化锌、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所用尼龙的重量计,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为0.001wt%-1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85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