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NO稀释比计算机动车排气质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8385.5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项震;刘汉民;孙继洋;杨斌;丁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鸣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 | 分类号: | G01M17/00;G01F1/00;G01F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002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no 稀释 计算 机动车 排气 质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尾气质量检测计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采用NO稀释比计算机动车排气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稀释比的计算是机动车简易瞬态工况法(VMAS)测试系统的重要环节之一。VMAS测试系统是用于测量机动车尾气排放质量的测试系统,尾气排放质量的是通过单位时间内机动车尾气的浓度与机动车排流的流量计算得到的。机动车排气的流量很难直接测得,一般的方法用流量分析仪测得混合气体流量,而后乘以“稀释比”来获得机动车实际的排放量。稀释比反映了机动车排放原始尾气被空气稀释的程度。
整个系统由可以模拟加速惯量和道路行驶阻力的底盘测功机、专用气体分析仪、气体流量分析仪、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
底盘测功机以模拟车量在道路上行驶瞬态工况负荷。
气体分析仪通过采样探头直接获取机动车排放原始尾气CO、CO2、HC、NOx、O2浓度值。
流量分析仪测量经过风机抽入流量测量管混合气体流量、压力、温度。
目前计算稀释比的方法是用电化学氧气传感器浓度来计算稀释比,进而推演出机动车实际排污质量。由于电化学传感器存在稳定性差、重复性不好且使用寿命较短,更换又需要较高成本等问题,因此原有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存在着测量误差大、精确度低、使用成本高、稳定可靠性差、无法准确反映出机动车实际排污量等问题。
另外,由于空气中存在着O2和CO2,因此用O2或者CO2的方法计算稀释比,除了需要测量原始尾气和稀释空气中的O2和CO2含量,还需要测量背景空气中的O2含量和CO2含量,这使稀释比计算引入了更多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测量计算得到机动车排气中NO的稀释比进而计算出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总质量,其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可有效降低测量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采用NO稀释比计算机动车排气质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机动车排出原始尾气测量
将取样探头插入机动车排气管内直接抽取机动车排气的原始尾气,通过气体分析仪测出机动车排出原始尾气CO、CO2、HC、NOx、O2的浓度以及气体的温度、压力、流量;
(二)混合气体的测量
利用风机通过气体采集软管把机动车原始尾气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体抽入流量分析仪的流量测量气管,通过流量分析仪测出混合气体的瞬间流量、温度、压力、稀释NO浓度;
(三)NO稀释比K计算
利用机动车排出原始尾气NO浓度CNOraw、稀释NO浓度CNOdil计算出气体的稀释比K;
(四)稀释排气流量转换为标准状态流量
将所测气体流量转换成换为标准状态下流量Vs;
(五)计算标准状态下机动车排气的流量VSE;
(六)计算机动车排气单位时间内排放质量
A.HC、NO2单位时间(s)的质量Mt
B.CO、CO2单位时间(s)的质量Mt;
(七)计算机动车气体排气总量
根据系统测量出来的各种气体单位时间(s)内瞬间质量经过积分计算出机动车每公里排气总量。
其中,在(三)NO稀释比K计算中,通过公式
式中:K为稀释比;
CNOdil为混合气体中稀释NO浓度,单位为:10-6;
CNOraw为原始尾气中NO的浓度,单位为: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鸣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鸣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8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为食品组合物提供膳食纤维的稳定淀粉
- 下一篇:光复用通信系统和延迟量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