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麻绒半精纺针织纱线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8264.0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邱淦新;姬树人;李茹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新毛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1H5/46;D06B3/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心同 |
地址: | 313008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绒半 精纺 针织 纱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纺纱线,特别是由麻类纤维与羊绒纤维混纺而成的针织 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以羊绒为原料制成的纤维织物,因其具有手感柔糯、亲肤、保暖、吸湿而 透气及色泽好等突出的优良性能,而深受市埸和消费者的青睐,但羊绒原料由 于自然资源有限而日趋紧缺。麻类纤维具有强度高、收缩小、耐酸碱性、防霉 防蛀性好的特点,因而其织物或混纺织物的尺寸稳定性、抗起球性和抗皱性等 服用性能良好,且易洗快干,同时具有防霉防蛀抗菌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充分利用、合理开发羊绒资源,增加羊绒制品 的新品种和花色,提高产品性价比,而提供一种由麻类纤维与羊绒纤维混纺而 成的针织纱线,并保证该混纺纱线既节省羊绒,又保持纱线产品及其织物具有 纯羊绒织物产品的手感柔软、亲肤、吸湿、保暖的固有优良特性,同时还增强 产品的强度,抗起球性、抗静电性和防霉防蛀抗菌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制备上述麻绒半精纺针织纱线 的生产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麻绒半精纺针织纱线,它由亚麻纤维、苎麻纤维与山羊绒纤维均匀和 毛后纺制成捻度为1145t/m、Z捻向的单股纱,然后合股成捻度为536t/m、S 捻向的支数为68Nm/3的三股针织纱线,该混纺针织纱线的组份比例以重量百 分比计为:亚麻纤维20%,苎麻纤维20%,羊绒纤维60%或亚麻纤维25%, 苎麻纤维25%,羊绒纤维50%。
上述麻绒半精纺针织纱线的生产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和毛→梳毛→并 条→粗纱→细纱→络筒→并线→倍捻→蒸纱→摇纱→验纱→绞股纱染色等工 艺步骤,其中:
原料预处理工序中,对亚麻、苎麻进行软化处理,采用纤维原料重量0.5% 的苎麻油剂作软化剂和纤维原料重量1.5%的和毛油剂,同时按原料原有回潮 率,制定软水的加入量,用软化水配制成喷洒液,均匀喷洒在麻纤维上,使麻 的回潮率在13%-14%。养料3小时,开松后入毛仓再养料24小时;羊绒经开松 后,分别按羊绒重量的0.9%、1.5%、0.3%加入抗静电剂、和毛油和硅溶胶,同 时按原料原有回潮率,制定软水的加入量,使和毛后的回潮率控制在22%,养 料3小时后打入毛仓,继续养料24小时;
和毛工序,采用二次和毛;
梳毛工序中,梳棉机上机回潮率控制在15~18%,梳棉机出条重量控制在 4~4.5g/m,刺辊转速980r/min,锡林转速330r/min,盖板速度122m/min, 道夫速度19r/min,牵伸倍数70.6倍,给棉板至刺辊隔距0.31mm,锡林至 盖板隔距0.46、0.30、0.26、0.26、0.30mm;
纺纱过程中,车间温度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前纺控制在70~75%, 后纺控制在65~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选择了亚麻、苎麻与山羊绒混纺纱线的恰当 混纺配比、支数和捻度,采取了一些特殊纺制工艺、优选了工艺参数,如对麻 原料进行软化预处理,三组份原料进行二次和毛,重点改善条干质量而制定梳 棉工序的工艺条件参数,合理控制车间生产温、湿度,从而成功地制成麻绒半 精纺针织混纺纱线。它不仅保留了羊绒制品所固有的手感柔糯、亲肤、导湿、 保暖的优良特性,而且更具备了强度高、收缩小、抗静电以及防霉防蛀等新的 优良性能。因此,本发明为羊绒制品提供了一个品质优秀、性价比高的新品种 产品及其纺制方法,并为充分利用、合理开发紧俏的羊绒资源,增加羊绒制品 花色品种,满足市场的需求作出了贡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A,混纺纱原料,亚麻纤维采用精梳落麻,其纤维平均长度18.51mm,平 均细度17.39μm;苎麻纤维平均长度79.6mm,切断长度为45mm,平均细度69 μm;山羊绒选用平均长度38.17mm,平均细度15.46μm。其混纺组成比例以重 量百分比计为:亚麻纤维20%,苎麻纤维20%,山羊绒60%。
B,纺纱,纺制成捻度为1145t/m、Z捻向的单纱,然后合股成捻度为536 t/m、S捻向的三股针织混纺纱,纱线支数为68Nm/3。其工艺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新毛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新毛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8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