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7794.3 | 申请日: | 200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旭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旭清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8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它包括废水处理池(1)和搅拌装置(29),生物反应区位于废水处理池(1)的下部,生物反应区由污泥床反应区(2)和滤床反应区(14)两部分构成,污泥床反应区(2)在滤床反应区(14)下面,污泥床反应区(2)由两个密集型颗粒污泥层和一个含有絮体状污泥及颗粒壮污泥的浮游污泥层(13)构成,两个密集型颗粒污泥层就是酸发酵颗粒污泥层(11)和甲烷发酵颗粒污泥层(12),滤床反应区(14)由生物填料层(21)构成,生物反应区各部分组成与排列顺序从上向下依次是滤床反应区(14)、浮游污泥层(13)、甲烷发酵颗粒污泥层(12)和酸发酵颗粒污泥层(11),废水处理池(1)内的生物反应区上部并与其相接壤的是气体分离区(18)即沉淀区(4),废水处理池(1)内设置用于支承生物填料的框架(20)形成了废水处理池(1)内圆,在废水处理池(1)的顶部设置活动气柜(25),活动气柜(25)在气体分离区(18)上,气体分离区(18)水面与液体分离区水面(16)是在同一个水面,没有内外压差,活动气柜(25)上升时其下部与废水处理池(1)内壁间隙构成回流通道(15),活动气柜(25)下降时其下部与废水处理池(1)内壁间隙构成液固二相流下降通道(19),其特征在于:虹吸管道(10)位于废水处理池(1)外侧,其进口处于酸化池(32)中,U型绕到废水处理池(1)底部中间,其出口在生物反应区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29)安装虹吸管道(10)的中心区,搅拌装置(29)的搅拌头位于酸发酵颗粒污泥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水处理池(1)的中部内壁上安装有污泥折流板(3),污泥折流板(3)在液固二相流下降通道(19)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气柜(25)通过气柜导轮(23)安装在轨道(24上,活动气柜(25)上下配置配重块(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水处理池(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的活动气柜(25)为钢板结构,废水处理池(1)和活动气柜(25)内壁喷涂有用于防腐的玻璃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气柜(25)高出地面外设有保护罩(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气柜(25)上部外接伸缩型沼气管道(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气柜(25)内设置沼气溢出管道(28),沼气溢出管道(28)下口在气体分离区(18)水面上,溢出口在活动气柜(25)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填料层(21)厚度1米,充以一线或二线一直向上旋转式卷成中心空心的、易挂膜、易脱膜、在运行中不易短路和堵塞的弹性纤维填料,生物填料层(21)空隙率在93%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水处理池1的底部倾斜在池外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中安装有出料泵(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旭清,未经胡旭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77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桑姜感冒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效波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