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照明器的光轴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7635.3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平;吴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国平 |
主分类号: | F21K7/00 | 分类号: | F21K7/00;F21V14/00;F21V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1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明器 光轴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激光照明器,尤其涉及到一种应用于安防领域的激光照明器的光轴调节装置。
技术背景
激光照明器作为一种照明装置,当前在安防监控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体现在与摄像技术的组合应用。市场上出现的激光照明器,其发射光轴一般都是固定的,只能为摄像镜头提供固定方向的辅助照明。
当需要同时拍摄多个目标或现场环境比较复杂时,就不能一一为单个目标提供充分的照明光源,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虽然可以同时安装多部装置实现效果,但是安装和维护的成本大大提高,不符合经济效益的原则。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局限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为不同方位目标物及时提供照明光源的激光照明器的光轴调节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激光照明器的光轴调节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扩束镜头组,所述激光扩束镜头组位于激光发射器的前端并与激光发射器一体组合,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一个具有通孔的的调节座和一个调节锁紧螺栓;所述调节锁紧螺栓的一端穿过调节座的通孔与激光发射器的背面连接,且与与激光发射器的光轴保持水平一致。
所述激光发射器的背面为凸球面(球半径为R1),所述调节座的前端面轮廓为凹球面(球半径为R2);且R1小于或等于R2。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形式,本发明还包括如下内容:
所述激光发射器的背面为凹球面(球半径为R1),所述调节座的前端面轮廓为凸球面(球半径为R2);且R1大于或等于R2。
所述调节锁紧螺栓的末端设有调节螺母。
其原理如下:
一旦激光发射器提供的照明光源的光轴与摄像镜头的目标方向不一致时,可以通过调整调节座前端球面与激光发射器背部球面的接触点,直到达到最佳照明效果为止,并可通过调节锁紧螺栓的末端的调节螺母加以固定;光轴的调节范围由调节座上的通孔的直径大小决定。
本发明通过手动调节激光发射器和调节座的位置,实现及时调整出射光源的光轴方向,而且整个装置均采用常规设备,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灵活、应用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激光照明器的光轴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激光发射器,2-激光扩束镜头组,3-调节座,4-调节锁紧螺栓,5-调节螺母,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及结构特征,现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激光照明器的光轴调节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1和激光扩束镜头组2,所述激光扩束镜头组2位于激光发射器1的前端并与激光发射器1一体组合,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一个具有通孔6的的调节座3和一个调节锁紧螺栓4;所述调节锁紧螺栓4的一端穿过调节座3的通孔6与激光发射器1的背面连接,且与激光发射器1的光轴保持水平一致。
所述激光发射器1的背面为凸球面(球半径为R1),所述调节座3的前端面轮廓为凹球面(球半径为R2);且R1小于或等于R2。
所述调节锁紧螺栓4的末端设有调节螺母5。
其原理如下:
一旦激光发射器1提供的照明光源的光轴与摄像镜头的目标方向不一致时,可以通过调整调节座3前端球面与激光发射器1背部球面的接触点,直到达到最佳照明效果为止,并可通过调节锁紧螺栓4的末端的调节螺母6加以固定;光轴的调节范围由调节座3上的通孔6的直径大小决定。
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国平,未经潘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76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