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景观公园水系净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6312.2 | 申请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龚爱民;宋天文;林志祥;李丰超;卢敏;孔令琼;邱勇;彭玉林;文俊;张洪海;傅蜀燕;周斌;郑昌坝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爱民;宋天文;林志祥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201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公园 水系 净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湖水系净化工艺,尤其是大容量水体景观公园的水质净化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亲水性生活环境成为一大需求,景观公园数量不断增加,涉水问题如补充水源、水体净化成本、后期管理等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在景观公园人工湖的治理方面,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对人工湖的治理主要采取引水换水、循环过滤、微生物方法、生态净水等方法。引水换水由于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仅适用于小型水体;循环过滤是直接套用泳池净化方式,运行费用高,且经常出现绿藻堵塞,这样的系统建成后大部分闲置,长时间停用导致设备锈蚀报废,造成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克服上述景观公园的人工湿地水体净化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运行费用低、可靠性好、适用于大、中、小型水体、尤其是大容量水体景观公园的人工湖水系净化工艺。
本发明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景观公园补充水源流经沉砂池后进入填料氧化塘,填料氧化塘出水经布水后进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出水经稳定塘稳流和沉淀后进入景观公园天然湿地,天然湿地由大容积景观水体(即人工湖)和自然滩涂湿地组成,景观水体设置提升系统使水体强制循环,即设置河流湿地和滩涂湿地,通过提升系统将景观水体的水提升至河流湿地,再将河流湿地的水提升至滩涂湿地,滩涂湿地的水再自流返回人工湖。景观公园所需动力由生物质能转化中心所产甲烷气发电提供,该生物质能转化中心采用调节→隔油→厌氧→好氧→沉淀工艺;生物质能转化采用两级厌氧,收割后的植物粉碎后先进入一级厌氧反应器,和回流的厌氧污泥混合后进行预发酵,然后再进入二级厌氧装置,和普通生活污水充分混合。
公园内建筑物的优质杂排水单独收集后经管道进入填料氧化塘,生活污水进入生物质能转化中心经处理达标后与部分地表水进入沉砂池沉淀去除较大颗粒无机物后进入填料氧化塘,在填料氧化塘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去除部分污染物,有效降低后续人工湿地污染负荷,填料氧化塘出水经布水后进入人工湿地,N、P营养物质和绝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在湿地植物、基质、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彻底降解或去除,出水经稳定塘稳流和沉淀后进入景观公园天然湿地。景观公园水系借助机械系统使水体形成人工循环,即设置河流湿地湿地和河流、滩涂湿地,通过提升系统将景观水体的水提升至河流湿地,再将河流湿地的水提升至河流、滩涂湿地,河流、滩涂湿地的水再自流返回人工湖,循环的目的是保持整个水系的水体流动,从而保证水中最低限度的溶解氧,增强系统自净能力。循环水经过河流湿地及河流、滩涂湿地,去除沿途进入的污染物质,净化后的循环水利用地势高差,通过支流多点进入景观公园天然湿地,再和人工湿地出水共同参与水系循环。生物质能转化中心,主要处理景观公园区域厕所、厨房排水以及区域产生的植物废弃物,采用调节→隔油→厌氧→好氧→沉淀工艺,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后,再进入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地埋式,各处理单元排出臭气经收集后通过生物洗涤塔或滴滤塔降解为CO2和水;生物质能转化采用两级厌氧,收割后的植物粉碎后先进入一级厌氧反应器,和回流的厌氧污泥混合后进行预发酵,然后再进入二级厌氧装置,和生活污水充分混合,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水解酸化-甲烷化过程,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沼气,反应液经过后续的好氧处理单元彻底氧化降解后再进入湿地预处理单元,二级厌氧装置的污泥定时定量的回流入一级厌氧装置,作为接种物促进植物预发酵,厌氧处理单元产生的沼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经过脱硫单元进入沼气发电机,完成太阳能-化学能-热能-电能的转化;电力可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提供动力,余热进入厌氧处理装置,维持厌氧池的水温,使之处于稳定的中温消化状态,稳定并提高沼气的产生量。生物质能转化中心工作机理为:厌氧微生物利用景观公园排放的生活污水和收割的湿地作物产生沼气,沼气发电供应转化中心所需电力,可以消耗、降解景观公园区域大部分污染物;根据景观公园区域太阳辐射情况以及风力大小,可以采用太阳能/风能互补和电网并联供电系统,提供水体循环所需电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景观公园水系净化工艺,景观公园人工湖水质达到或优于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而且整个治理过程绿色环保,既给人工湖提供了符合要求的水源,又能有效处理废弃物,并为整个处理系统提供所需能量,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景观公园水系净化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爱民;宋天文;林志祥,未经龚爱民;宋天文;林志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3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