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越桔种子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5991.1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0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和加卫;杨正松;唐开学;徐中志;杨静全;李燕;和秀云;毕海林;朱映安;杨燕林;王朝文;和文佳;杨洪涛;和志娇;李兆光;解玮佳;和寿星;郭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74100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子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越桔种子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越桔(blueberry),又称为蓝浆果、蓝莓、兰莓,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um L.)植物。果实含有抗氧化剂、叶酸、细菌抵制因子、花青素、胡萝卜素、鞣花酸等多种化合物。根据分析,果实中花青素含量高达163mg/100g鲜果,VE含量9.3μg/100g鲜果,总氨基酸含量2.54%。越桔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保健成分,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越桔种子发芽过程中对光具有特殊的需求,在黑暗条件下难以发芽。为了满足越桔种子对光的需求,常规越桔育苗方法一般撒播在土壤的表面,为了防止种子失水,必须时时喷雾。这种方法由于种子播在土壤的表面,一是种子损失率高和容易得病,成苗率低,二是种子发出来的根系也分布在土壤的表面,造成根系吸收能力弱,苗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越桔种子发芽过程中既能满足对光的需求,又不需要时时喷雾的出苗率高、苗质量好的越桔种子育苗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采集成熟的越桔种子平铺一层在培养盘中,加水浸湿种子后进行光照培养,光照强度1000-2000Lx,光照时间为8~14小时/天,温度为20~30℃,培养过程中培养盘保持湿润,培养10~20天以后,将种子拌土均匀地播在苗床上,用细土进行覆盖,覆土厚度为种子厚度的2~5倍,喷足水,保持土壤湿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大部分越桔种子没有休眠期,根据种子这一生理特性,采用现采现播的方法进行播种。采收成熟的越桔果,将种子整理干净,为防止种子霉变和细菌污染,用7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溶液浸泡20~50分钟。消毒过的种子平铺一层在培养盘中,加水浸湿种子,加水量最好为浸至种子厚度的一半。然后进行光照培养,光照强度1000~2000Lx,光照时间为8~14小时/天,温度为20~30℃,培养过程中为了使培养盘保持湿润,可以在培养盘上面覆盖玻璃、塑料等透明材料,透明覆盖材料设有透气口。培养10~20天以后,将种子拌土均匀地播在苗床上,用细土进行覆盖,覆土厚度为种子厚度的2~5倍,覆土后喷水,保持土壤湿润。苗床宽1~1.6m,高10~30cm,长度10~30m。播种1~3个小时前苗床用70%多菌灵可湿性粉300-600倍进行浇灌。20~40天以后种子开始发芽,待苗长到5cm后可以移栽到大田中。
本发明提前满足了越桔种子发芽过程中对光的特殊需求,然后再进行覆土播种,解决了种子失水问题,不需要时时喷雾,并且种子发出来的根系分布在土壤的内部,根系吸收能力强。这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出苗率、并且保证了苗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5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