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品种的培育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65864.1 申请日: 2007-05-11
公开(公告)号: CN101099449A 公开(公告)日: 2008-01-09
发明(设计)人: 龚洵;潘跃芝;杨志云;张启泰;岳中枢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A01H5/00;A01C1/00;A01N3/00
代理公司: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马晓青
地址: 650204***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植物 品种 培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植物杂交种的培育方法,具体地,涉及云南含笑(M.yunnanensis)为母本,含笑(M.figo)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杂交种依兰含笑的方法。

背景技术:木兰科树种以花大色艳、香味浓郁著称,世界有木兰科植物约270种,由于物种本身的原因和人为原因,有约1/3种木兰科植物趋于濒危状态,近年来许多植物学家开展了引种栽培工作,便于保护木兰科基因资源。木兰科植物种类虽然较多,栽培历史悠久,如缅桂(白兰)、玉兰、二乔木兰等,但被广泛应用的种类并不太多,这主要受制于木兰科植物本身的观赏性状和适应性。而木兰科植物的研究多集中在系统分类、引种栽培方面。近年来,虽然其开发利用的研究力度有所增加,但杂交育种成功尚不多见。目前,选择和杂交是提高木兰科植物观赏价值,培养园艺新品种的主要途径,而选择云南特有的云南含笑(M.yunnanensis)(♀)作母本,含笑(M.figo)(♂)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现有技术中尚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云南含笑(M.yunnanensis)(♀)作母本,含笑(M.figo)(♂)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依兰含笑的培育方法,云南含笑(M.yunnanensis)为母本,含笑(M.figo)为父本进行杂交,在父本的盛花期采花,在单花前期即半开时采集,去掉花被片和雌蕊群,将雄蕊群摊开,在室温下花药自然裂开,花粉散出,收集花粉并保存,在母本花朵还未张开时,轻轻扳开花被片,去掉雄蕊,用父本的新鲜花粉或贮藏花粉给其受粉,然后将花被片复原而包裹雌蕊群,并套袋,1星期后去袋,待果实转变为深红色时采摘果实,阴干后收集种子,洗去油质外种皮,在室温下保湿沙藏,第二年早春播种。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上述的培育方法中使用上午8:00-9:00为授粉时间;贮藏花粉采用硅胶干燥,于2-4℃低温贮藏;并采用母本花粉经处理后,在培养基上检测无活性的母本花粉与父本花粉混合进行受粉的蒙导方法克服亲本间的杂交不亲和性。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杂交组合为:依兰含笑:云南含笑(M.yunnanensis)(♀)X含笑(M.figo)(♂)

材料与方法:在父本花被片半张开时采集花药,在室温下让其自然裂开,收集花粉。干燥后冰箱2-4℃保存。在母本花朵还未张开时,轻轻扳开花被片,去掉雄蕊,用父本的花粉给其受粉,然后将花被片复原而包裹雌蕊群,并套袋,约1星期后去袋。杂交时间为上午8:00-9:00。未成功的一个月左右落果。种子成熟后采集果实并阴干后收集种子,洗去油质外种皮,在室温下保湿沙藏。第二年早春播种,适时分苗移栽。观察实生苗的适应性及形态形状。经过多年培育观察,新品种生长良好,F1代表现出了杂种优势,均表现出特别明显的早熟性状,从实生苗到开花只需2-5年。具体与亲本性状比较如下:

母本:云南含笑M.yunnanensis

常绿灌木,枝叶茂密,高可达4米芽、嫩枝、嫩叶上面及叶柄、花梗密被深红色平伏毛。叶硬革质,倒卵形、狭倒卵形或狭倒卵状椭圆形,长4-10cm,宽1.5-3.5cm,先端圆钝或短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残留平伏毛;托叶痕为叶柄长的2/3或达顶端毛下面灰白色。花梗粗壮,花白色,张开成一个平面或呈杯状,芳香,花被片6-12(17),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3-3.5cm,宽1-1.5cm,内轮较狭小,雄蕊长0.5-1cm,雄蕊群及雌蕊群柄均被红褐色平伏细毛,花期3-4月。

父本:含笑,常绿灌木,高2-3米,分枝繁密。叶革质,狭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10cm,宽1.8-4.5cm,先端钝短尖,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中脉上留有褐色平伏毛,托叶痕几乎长达叶柄顶端。花具有甜浓的芳香,不张开或仅略为张开,花被片6,淡黄色而边缘有时红色或紫色,肉质,肥厚,长椭圆形,长12-20mm,宽6-11mm,雄蕊长7-8mm,雌蕊群无毛。花期3-5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5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