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氧燃烧辐射管加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65092.1 | 申请日: | 2007-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3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温治;豆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3D14/32 | 分类号: | F23D14/32;F23D14/12;F27B9/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大华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中强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辐射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富氧燃烧技术在辐射管加热器上应用的新方法,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利用富氧技术燃烧低热值煤气(或者其它可燃气体)、提高热利用率的新型工业辐射管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热处理等需要使用保护气体的加热设备多使用辐射式加热器,特别是在带钢连续退火炉中燃气式辐射管大量使用。为了提高辐射管的热效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开发了蓄热式辐射管,大大提高了热效率。但是由于蓄热体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并且蓄热体在承担换热的过程中也有热效率问题,对于烟气余热的回收并不是最好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构造一种富氧辐射管加热器,它能够燃烧低热值气体燃料或其它可燃气体,并且高效回收烟气余热,从而达到更高的热效率,同时能够对二氧化碳(CO2)进行高效回收,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CO2)气体的直接排放。
一种富氧燃烧辐射管加热器,由氧气或富氧空气1、燃料2、氧气或富氧空气与燃烧烟气的混合气体3、燃烧气体4、辐射管内烟气5、排出辐射管的烟气6、烟气引射器7、燃烧器8、炉墙9、辐射管10组成。辐射管10为一个焊接整体,氧气或富氧空气与燃烧烟气的混合气体3、燃烧气体4、辐射管内烟气5均在辐射管10内,辐射管10通过法兰固定到炉墙9的外壁。烟气引射器7、燃烧器8通过焊接或法兰连接到辐射管10上,烟气引射器7、燃烧器8的直径要小于辐射管10的直径。烟气引射器喷射的气体为常温富氧或全氧气体,氧气或富氧空气1自喷射器喷口高速喷出,依靠射流引射效应与辐射管内烟气5混合,变成氧气的百分含量较低的助燃气体3,同时将烟气的余热直接回收到助燃气体中。助燃气体3经过导流板与燃料2在燃烧器8中混合燃烧,高温燃烧气体4喷入辐射管10内,随着燃烧反应的进行变成含二氧化碳和水较多的烟气5,烟气5没有被引射的一部分排出辐射管进行余热回收和二氧化碳的收集。
有益效果
第一,本系统采用了烟气直接再循环技术,使得该系统具有燃烧温度低的特点,使得目前使用的辐射管材料即可满足新系统的温度要求,并且烟气中NOx等有害气体含量低;
第二,由于采用富氧(即全氧)技术,燃烧产物的主要成分为H2O、CO2(比例视燃料而定),烟气具有较高的辐射系数,有利于提高辐射管内部气体与辐射管壁的换热。
第三,由于辐射管本身是一个封闭系统,对于烟气的收集特别是CO2的收集特别有利,满足了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要求。
第四,烟气直接再循环提高了助燃氧气的温度以及系统的热利用率,降低了氧的局部富集,而排放出去的烟气可用于其它预热或加热目的。
第五,采用引射原理的烟气再循环技术没有运动部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引射器位于炉墙的外侧辐射管系统结构图
图2为引射器位于炉墙的内侧辐射管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引射器位于炉墙的外侧辐射管系统结构,由氧气或富氧空气1、燃料2、氧气或富氧空气与燃烧烟气的混合气体3、燃烧气体4、辐射管内烟气5、排出辐射管的烟气6、烟气引射器7、燃烧器8、炉墙9、辐射管10组成。引射器位于炉墙的外侧,虽然安装方便,但是对环境有一定的辐射和对流换热,对炉外环境不利。
2.引射器位于炉墙的内侧辐射管系统结构,由氧气或富氧空气1、燃料2、氧气或富氧空气与燃烧烟气的混合气体3、燃烧气体4、辐射管内烟气5、排出辐射管的烟气6、烟气引射器7、燃烧器8、炉墙9、辐射管10组成。引射器位于炉墙的内侧,这样引射器向环境中散发的热量将会大大降低,对炉外环境的影响也大大降低,但是其安装不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5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