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的睡眠管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4276.6 | 申请日: | 200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2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Q7/32;H04Q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无线 接入 通信 系统 中的 睡眠 管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特别是一种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的睡眠管理方法及睡眠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宽带无线接入需求的增长,相关的标准被制定完成,与之相关的网络标准也正在制定过程中。
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目前已可支持用户的移动性,而用户终端设备主要手持设备,限制手持设备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电池的续航能力。为了延长电池的续航能力,除了提高电池的技术外,设备本身的能量管理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因此,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睡眠机制和唤醒机制来最小化在不发送用户分组数据的空闲间隔期间的能量消耗,同时还能减小信道信号之间的干扰。
该睡眠机制允许用户终端在空闲期间进入休眠状态,以减小能量消耗,当有上行或下行数据时,用户终端恢复到正常模式。
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为非实时业务定义的睡眠模式如下所述:
用户终端发送包含起始睡眠时间、初始睡眠窗口大小、侦听窗口大小和最终睡眠窗口大小的睡眠请求;
基站接收该睡眠请求,如果同意用户终端进入睡眠状态则返回表示同意的反馈消息;
用户终端接收到该反馈消息后开始睡眠。
后续睡眠窗口的大小是上一个睡眠窗口的两倍但不能超过最终睡眠窗口,同时一旦有上下行数据到达,则睡眠过程终止,用户终端进行数据收发操作。
然而,上述的机制既没有规定睡眠机制启动的条件,也没有定义如何选择其中的参数,而启动条件、参数选择如果不合适,会造成无谓的能量消耗或者传输的时延,重传或断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的睡眠管理方法及装置,规范睡眠机制的启动和终止,尽可能减小用户终端能量消耗的同时保证下行数据及时传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的睡眠管理方法,其中:
在最近的连续第一预定次数的数据传输间隔均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间隔时立即激活睡眠模式,或最近的连续第一预定次数的数据传输间隔均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间间隔时激活正常模式;
所述预定时间间隔内,用户终端处于睡眠模式所消耗的能量大于或等于用户终端处于正常模式所消耗的能量。
上述的睡眠管理方法,其中,睡眠模式下最终睡眠窗口小于TCP的重传超时。
上述的睡眠管理方法,其中,睡眠模式下最终睡眠窗口小于1秒。
上述的睡眠管理方法,其中,睡眠模式下,睡眠窗口达到最终睡眠窗口,且持续了第二预定次数时,延长最终睡眠窗口后重新激活睡眠模式。
上述的睡眠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延长最终睡眠窗口具体为:
将最终睡眠窗口设置为原最终睡眠窗口的预定倍数;或
将最终睡眠窗口设置为固定帧数,所述固定帧数大于原最终睡眠窗口。
上述的睡眠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延长最终睡眠窗口具体为:将最终睡眠窗口固定在30s到100s之间。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的睡眠管理装置,包括:
数据传输间隔获取模块,用于在数据传输完成后,获取数据传输间隔;
睡眠管理模块,用于在最近的连续第一预定次数的数据传输间隔均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间隔时激活睡眠模式,或用于在最近的连续第一预定次数的数据传输间隔均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间间隔时激活正常模式;
所述预定时间间隔内,用户终端处于睡眠模式所消耗的能量大于或等于用户终端处于正常模式所消耗的能量。
上述的睡眠管理装置,其中,睡眠模式下最终睡眠窗口小于TCP的重传超时。
上述的睡眠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睡眠管理模块还用于在睡眠窗口达到最终睡眠窗口且持续了第二预定次数时,重新激活睡眠模式并延长最终睡眠窗口。
本发明的睡眠管理方法和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规范了一种睡眠机制的激活或终止的条件,其根据用户终端的能量消耗来决定是否激活或终止睡眠模式,有效地节省了用户终端的能量消耗,同时保证了下行数据的及时传递;
睡眠模式下考虑了TCP的重传超时,将最终睡眠窗口设置为小于了TCP的重传超时,避免了过长睡眠时间带来的无谓重传;
设置了两重睡眠机制,保证了能量消耗和时延之间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4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