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集成的侧线醚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3921.2 | 申请日: | 200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邢恩会;谢文华;刘强;慕旭宏;罗一斌;舒兴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55/06 | 分类号: | C10G55/06;C10G29/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裂化 吸收 稳定 系统集成 侧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烃类原料与脂肪醇发生醚化反应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烃类醚化方法与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相组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世界各国和地区对于汽油中烯烃含量的限制也日趋严格,而市场对于高标号汽油的需要也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不断增加。我国从2003年1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车用无铅汽油》的国家标准(GB 17930-1999),此标准限制烯烃含量不大于35体积%,预计此限制今后还会进一步降低。我国近80%汽油来自催化裂化工艺,其余汽油组分较少,调和能力差;我国催化裂化汽油呈现高烯烃、低芳烃含量的特征,烯烃含量通常在40~50体积%左右,芳烃含量不到20体积%,基本上没有含氧化合物。而将烯烃组分与脂肪醇进行反应生成相应的醚,是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含量和蒸汽压,提高汽油辛烷值,改善汽油质量的有效方法。
目前已有比较成熟的异丁烯醚化技术、C5馏分醚化技术和轻汽油醚化技术,工业上绝大多数是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醚化催化剂,也有少量的工业应用是以负载型的杂多酸为醚化催化剂。典型的醚化工艺通常包括原料净化、醚化反应和甲醇回收等几个部分。二烯烃和碱氮是醚化催化剂的毒物,因此对于从全馏分汽油中切割出的醚化原料有严格要求。现有C5馏分醚化技术和轻汽油醚化技术都是先从全馏分汽油中切割出相应组分作为醚化原料,醚化原料一般再通过碱洗脱硫,水洗脱碱氮,选择性加氢脱二烯烃等预处理后,再进行醚化反应。由于现有技术的工艺步骤较多,需要重复冷却、降压、加热和升压,所以操作能耗高。
US 5015782公开了一种生产醚类化合物的工艺方法,该方法以C4及C4以上的异构烯烃为醚化原料采用两段法工艺流程,在第一段为两个串联的固定床反应器,以酸性的中孔分子筛作为催化剂,第二段为催化蒸馏塔,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醚化催化剂,水洗后的醚化原料在第一段进行部分醚化反应,同时脱除碱氮、二烯烃和金属等杂质,随后在第二段进行进一步醚化,最后得到甲基叔丁基醚(MTBE)。该方法是一个独立的醚化工艺过程,没有与催化裂化工艺进行结合。
US 5188725公开了一种流化催化裂化工艺与醚化反应组合的方法,该方法是一个连续的多步骤工艺方法,主要包括重质烃类原料在第一流化床催化裂化、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烯烃物料在第二流化床醚化、向第二流化床补充新鲜催化剂和抽出第二流化床部分失活的催化剂到第一流化床反应器等步骤。在第一流化床主要采用大孔沸石催化剂,第二流化床主要采用中孔沸石催化剂。此外,烯烃物料在进行醚化反应前要经过水洗的预处理步骤。该方法流程复杂,工艺步骤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与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集成的侧线醚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烃类醚化原料进入催化裂化稳定塔进行分馏,所述的催化裂化稳定塔从塔高95%至塔高50%处设有侧线出料口,自侧线出料口抽出的液相物流与脂肪醇混合后进入醚化反应器,在醚化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其反应生成物不经分离由位于侧线出料口下方的侧线进料口再进入塔内进行分馏,分离所得的液化气由稳定塔的塔顶得到,在稳定塔的塔底得到含有醚类化合物的稳定汽油,所述的醚化催化剂选自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筛催化剂和杂多酸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将醚化反应过程与现有的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进行了有效地结合,充分利用了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具有的温度、压力、传质和传热条件来进行醚化反应,不但为企业节约巨大的能耗和操作成本,而且得到了烯烃含量降低、辛烷值提高以及蒸汽压合格的稳定汽油。本发明对于国内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较高这一特点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为炼厂生产高标号汽油提供更多的操作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与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集成的侧线醚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与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集成的有预醚化的侧线醚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与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集成的侧线醚化方法中醚化反应器串联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与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集成的侧线醚化方法中醚化反应器并联排列方式I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与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集成的侧线醚化方法中醚化反应器并联排列方式II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3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