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突发交换网络中区分业务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1886.0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2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彦涛;刘增基;文爱军;张志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Q11/00;H04B1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81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突发 交换 网络 区分 业务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或光纤通信领域中的一种光突发交换网络中区分业务的实现方法,特别适用于一种实现光突发交换(OBS,Optical Burst Switching)网络中DSH(Differential Service Hybrid,区分业务混合)信令协议的连接建立机制,主要解决了在OBS网络中高效率地实现电路仿真实时业务的交换控制与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导致了网络中数据业务显现爆炸式的增长,因此对高速宽带网络的交换和传输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波分复用(WDM)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得在一根光纤中可以同时容纳数百个波长信道,而每个波长信道速率可高达几十甚至上百G比特,这样在大容量的中间交换节点实现全光交换已经成为可能,于是提出了下一代光互联网(IP over WDM)的概念。基于传统电域中的交换技术,目前在光域中实现与正在研究的主要光交换技术有三种,即光路交换,简称OCS(Optical Circuit Switching),光分组交换,简称OPS(Optical Packet Switching)和光突发交换,简称OBS(Optical BurstSwitching)。其中OBS结合了OCS和OPS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不足,并且易于实现,能很好地支持突发业务。
OBS网络是由多个边缘节点,简称EN(Edge Node)路由器和核心节点,简称CN(Core Node)路由器所组成的。参见图1,图1是OBS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源EN可以将输入的具有相同目的边缘地址的多个分组业务数据包组装成一个较长的数据突发,简称DB(DataBurst),同时生成一个相应的、较短的突发控制分组,简称BCP(BurstControl Packet)。每个BCP中包含有DB在OBS网络中传输交换所必需的一些控制信息,如源和目的边缘节点地址、偏移时间(offsettime)、DB长度/持续时间、服务质量要求,简称QoS(Quality ofService)、存活时间,简称TTL(Time-To-Live)和波长信道编号及路由信息等。当DB组装完毕之后,源边缘节点首先在控制波长信道上向下游的核心节点发送一个BCP分组。BCP到达相邻核心节点时经过光电变换后在电域内得到处理,并根据其内所包含的信息为对应的DB预约波长信道,设置CN内部的光交换矩阵。如果波长信道预约成功,则该BCP将被转发至下游CN,重复上述预约过程,直到目的边缘节点。如果预约失败,该BCP将被丢弃。经过一个设定的偏移时间(offset time)之后,源EN再将DB经数据波长信道发往该核心节点而不必等待目的边缘节点反馈关于预约光路的波长分配确认消息。这就是所谓的单向预约机制。这样DB就可以以光信号形式直接通过核心节点完成DB交换而不必经过光缓存,在BCP所预约的数据波长信道上传输,实现了OBS网络内的全光交换。但是,OBS这种单向预约机制却造成了多个DB在核心节点的竞争,导致DB丢失率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1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麦冬黄芩美容饮料
- 下一篇:一种堆积陈腐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就地回填的方法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