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标准服量煎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61748.2 申请日: 2007-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1697958A 公开(公告)日: 2010-04-28
发明(设计)人: 周宇 申请(专利权)人: 周宇
主分类号: A61K9/06 分类号: A61K9/06;A61K36/00;A61K3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71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中药 标准 服量煎 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具体而言是中药的一种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精深的科学价值和确切的疗效,不仅流传于祖国大地,而且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同,影响流传越来越广。但近年来,否定、甚至取消中医中药的言论时有浮起,认为中药用药不规范,制备不科学,这种论调虽然片面荒唐,但改进中药的制备和剂型却也必要。传统中药的基本剂型是汤剂,汤剂的好处是:处方中的所有药材群药共煮,文火细煎,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最大溶出,而且药材在煎煮过程中相互作用,可能进行分解化合,产生新的有效成分或促进有效成分溶出从而增强药效;并可能分解或抑制溶出有害成分从而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充分体现了君臣佐使的中医配伍原则。高效低毒的中药是几千年来祖国医药临床结晶,现今人们将中药使用现代化加工工艺提取某些成分,看似科学合理,其实质是严重违背中医中药理论的。事实证明,目前很多中药制剂是:提纯越高,毒副作用越强而疗效越差;因为至今中药的药理药效的研究绝大多数依然未有定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中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名为中药标准服量煎膏剂的新剂型。该新剂型以治疗某种疾病的组方中的中药材,经煎煮、浓缩后或再加入西药成分,或/和不易或不需提取的中药材再加入蜂蜜,或转化糖,或校味剂,或药用辅料,分装为一次标准服用剂量的煎膏剂新剂型。其包装可以是0.1-30ml的软塑包装、硬管或瓶包装。

煎膏剂是中医汤药的浓缩和发展,是祖国传统医药技术数千年的结晶;长期以来限于当时的包装以及保质等客观因素,未能大力发展。现今包装、灭菌以及防变质技术的进步,为中药新剂型——标准服量装的煎膏剂提供推广的可能。本发明的公开,将这种可能变成了现实的技术。此发明有可能为中医中药的发扬光大带来一个新的方法和思路,从而促进中医中药的发展,开创中医药的新领域。

本发明中药标准服量煎膏剂保持了中药群药共煮,文火细煎的传统特点,是传统汤药的浓缩和发展,它能随症加减,组方灵活,不悖中医中药的用药习惯,药物浓度高、有效成分含量多、分散快、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服用剂量准确、药物成分稳定、质量可靠、便于保存携带和服用,且服量少、口感好、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又保持了传统中医中药的用药习惯。中药标准服量煎膏剂还简化了制备生产工艺,节省能源、人工,大大减少了药物有效成份的损失,是中药制备及剂型的重大改进,有利于中医药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中药标准服量煎膏剂是一种中药口服药剂,源自中药煎膏剂,但较煎膏剂具有服量准确、便于保存携带和服用;较汤剂、合剂具有服量小、口感好,质量可靠、便于保存携带和服用;较丸剂分散快、好吸收、易服用、生物利用度高;较片剂、胶囊、冲剂、口服液等更符合中医理论,药物有效成分保有多、药效高、毒副作用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风寒感冒的标准服用量煎膏剂,将麻黄10Kg、葛根15Kg、紫苏叶15Kg、防风15Kg、桂枝10Kg、白芷10Kg、苦杏仁15Kg、桔梗10Kg、干姜10Kg加三倍水浸泡4小时后煎煮,第一次用浸泡液煮提2小时,倒出药液,再加入原料重量2倍的水,第二次提煮1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浓缩至80℃,相对密度1.1-1.4,加入炼蜜收煎膏,冷却、调整、分装成标准一次药剂服用量10毫升软塑包装,即得共10000支风寒感冒标准服量煎膏剂。一天三次,一次一支。

实施例2,参麦止嗽煎膏剂,将北沙参90Kg、180Kg、买麻藤240Kg,枇杷叶270Kg、鱼腥草90Kg、加三倍水浸泡4小时后煮提2小时,倒出药液,再加两倍水,进行第二次水煮提1小时,合并二次煎煮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1-1.4(80℃),加入炼蜜收煎膏,冷却、调整、分装入10毫升塑料瓶包装,即得共70000支参麦止嗽标准服量煎膏剂。一天三次,一次一支。

实施例3,将牛黄100g、水牛角浓缩粉200g、麝香25g、珍珠50g、朱砂100g、雄黄100g、黄连100g、黄芩100g、栀子100g、郁金100g、冰片25g,其中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将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冰片研成细粉,其余药材混合粉碎加水浸泡4小时后煎煮两次,第一次用浸泡液煮提2小时,第二次水煮提1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缩至80℃,相对密度1.1-1.4,加入上述细粉及炼蜜收煎膏,同时加入尼泊金甲酯,冷却、调整、分装入10毫升玻璃瓶包装,即得共70支安宫牛黄标准服量煎膏剂。其质量标准(性状)项为:红棕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苦。服法为口服,一日3次,一次1支;小儿酌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宇,未经周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1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