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家禽热应激的可溶性粉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0235.X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东;鲍恩东;苏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3/14 | 分类号: | A61K33/14;A61K9/14;A61P43/00;A61K31/355;A61K31/4415;A61K31/51;A61K31/525;A61K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家禽 应激 可溶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家禽热应激的可溶性粉。
背景技术
在炎热夏季,高温会使家禽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导致生长速度及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变差,生理机能明显下降。严重时,导致鸡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这就是家禽的热应激。家禽的最适气温为18~24℃,称之为等热区,气温超过等热区的上限临界温度,家禽为了及时散发热量,会停止运动,蹲伏在地上或网上,伸展两翅,依靠热性喘息,呼吸频率大大增加。据统计,正常成年家禽的呼吸频率为120次/分,当气温升高到35℃时,呼吸频率可增加到150次/分,41℃时,可达到180次/分。实验表明,超过临界温度,每升高1℃,家禽采食量下降1.6%,超过30℃,采食量下降幅度明显增大。同时,家禽对大部分氨基酸的消化率也降低,家禽体内的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影响家禽的生产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家禽热应激的可溶性粉。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氯化铵、氯化钾、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E。
其中最优选组分为:氯化铵66.2%,氯化钾33.3%,维生素B10.08%,维生素B20.08%,维生素B60.075%,维生素E0.27%。
本发明可以采用行业通用的工艺方法、设备制备。优选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包括步骤:
先将氯化铵、氯化钾、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E分别进行粉碎,粉碎后过60目筛;取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E、氯化铵与氯化钾以等量递加稀释法稀释、混合,过60目精筛三次,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与剩余的辅料混合均匀,将混合物过80目精筛三次,即得。
本发明药物为营养抗应激药。适用于各种应激尤其是热应激症状的改善,调节家禽机体水盐代谢和提高成活率。
为了验证本发明药物的效果,取本发明药物于2007年7月在天津蓟县某鸡场做临床疗效试验。给实验鸡群在饮水中投放本发明药物,每升水中加本品1.0克,自由饮用,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两个疗程后该实验鸡群没有发生因天气炎热而引起热应激性疾病,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
有益效果:通过疗效试验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在用于防治各种应激尤其是热应激症状的改善,调节家禽机体水盐代谢和提高成活率方面疗效确实,本发明配方采用氯化铵、氯化钾和多种维生素类药物配伍使用,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应激尤其是热应激症状的改善,调节家禽机体水盐代谢和提高成活率,口服吸收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于在畜牧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先将氯化铵662g,氯化钾333g,维生素B10.8g,维生素B20.8g,维生素B60.75g,维生素E2.7g。进行粉碎,粉碎后过60目筛;取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E、氯化铵与氯化钾以等量递加稀释法稀释、混合,过60目精筛三次,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与剩余的辅料混合均匀,将混合物过80目精筛三次,即得可溶性粉约1000g,其中含氯化铵662g,氯化钾333g,维生素B10.8g,维生素B20.8g,维生素B60.75g,维生素E2.7g。
营养抗应激药。适用于各种应激尤其是热应激症状的改善,调节家禽机体水盐代谢和提高成活率。用法用量:混饮:每升水中加本品1.0克,自由饮用,5天为一个疗程,高温季节或应激发生前后加倍量使用。肝脏、肾脏功能异常患畜应慎用。禁止与磺胺类药物、碱性药物同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瑞普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瑞普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02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