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唧筒的排油及吸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9717.3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2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曾添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添财 |
主分类号: | F04B9/14 | 分类号: | F04B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唧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唧筒的排油及吸油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9所示,为现有唧筒的剖视图,其是借由手动操作杆部41的方式作吸油的工作,其中上下拉动杆部41时,可吸取储油筒体42内的空气使其经纵向导气通道43、横向导气通道44、空间45、中央孔46流通至活塞管47内,并经活塞管47底端处的单向释压阀48排出至外界,借此,使储油筒体42内的空气渐被排出,而使外界的油液经吸油管49而被吸入至储油筒体42之内。
然而,上述现有唧筒虽已具有基本的吸油功能,但却不具有排油功能,因此,若欲将筒内油液取出时,需将上盖拿掉以倒出储油筒体的油液,实是不便。其次,若使用者兼有吸油与排油的需求时,需额外购置具有排油功能的唧筒,如此,除需额外支出购置成本外,在使用上,唧筒无法兼具吸油与排油的功能,更有使用上替换的不便。其次,分开购置两唧筒时,因两唧筒所占空间较单一唧筒多,故若摆放空间不够,会造成两唧筒存放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唧筒的排油及吸油结构,其可省下额外购置两唧筒的成本以及具有较佳的空间摆放利用性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唧筒的排油及吸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筒体,具有一储油空间,且该筒体底部设有一第一通道,该第一通道具有一导入孔与一导出孔;一上盖,是封盖于该筒体顶部,该筒体的储油空间内设一管体,该管体底端设于该筒体底部并与该第一通道的导入孔连通,该管体顶端与该上盖连接,该管体内设一拉杆,该拉杆于该管体内的一端连接一挤压部,供将流经该管体内的空气作向下挤压,且该拉杆贯穿该上盖而延伸至外界,该上盖具有一第二通道,该第二通道具有一第一进气孔与一第一出气孔,该第一出气孔经该管体顶部端口与该管体连通,该上盖具有一第三通道,该第三通道具有一第一通孔与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该储油空间连通,该上盖具有一第四通道,该第四通道具有一第二进气孔与一第二出气孔,而该第二进气孔借一位于该储油空间内的通气管与该第一通道的导出孔连通,供空气可依序经该第二通道、该管体、该第一通道、该通气管至该第四通道流动;一调控件,是设于该上盖上,在吸油时,借该调控件使该第三通道与该第二通道连通,并使该第四通道连通外界,供将该储油空间的空气经该第四通道的第二出气孔排出以产生吸力来吸油;或,于排油时,控制该调控件使该第四通道与该第三通道连通,并使外界与该第二通道的第一进气孔连通,使空气经该第三通道的第二通孔进入该储油空间以产生压力来排油。
前述的唧筒的排油及吸油结构,其中调控件是以可调动式设于该上盖上,该调控件具有一空气道,在吸油时,该第三通道经该空气道连通该第二通道;在排油时,该第四通道经该空气道连通该第三通道。
前述的唧筒的排油及吸油结构,其中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是横向设于该上盖,且该第一通道是横向设于该筒体底部,且该第二通道的第一出气孔借一设于该上盖的第一穿孔连通该管体,而该第三通道的第二通孔借一设于该上盖的第二穿孔与该储油空间连通,该第四通道借一设于该上盖的第三穿孔与该通气管连通。
前述的唧筒的排油及吸油结构,其中第二通道的第一进气孔、该第三通道的第一通孔与该第四通道的第二出气孔的开口处设有一止漏结构,该止漏结构与该调控件相组配,供该调控件作选择性切换调整时,防止气流自该止漏结构与该调控件之间逸脱。
前述的唧筒的排油及吸油结构,其中用以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第四通道的通气管内,更设有一供空气仅能自该第一通道朝该第四通道流动的单向阀。
前述的唧筒的排油及吸油结构,其中上盖还穿设有一供油液流通的油管,该上盖更具有一倒油孔。
前述的唧筒的排油及吸油结构,其中调控件顶部还设有一拨杆以便操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添财,未经曾添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9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热双螺旋板离心分离纯蒸汽发生器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电喷控制节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