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锁工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9544.5 | 申请日: | 2007-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6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谢智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智庆 |
主分类号: | B25B15/02 | 分类号: | B25B15/02;B25B23/16;B25B23/00;B25G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锁工具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要使螺固件发挥其紧固力量,则需操作螺丝起子这类手工具,以转动螺丝起子使螺固件向零件、机具内旋入迫紧,最终达到适当的紧固作用。
螺丝起子针对用途及功能的差异,可略粗分为:电动起子、扭力起子、无感起子、冲击起子等,除了这些各有所长的螺丝起子外,最早问市,也是使用率最频繁的螺丝起子,则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408656号「螺丝起子结构改良」一案的图1与图2所示,在一金属材质制成的驱动杆上形成一驱动头,并于驱动杆一端射出成型一塑料材质的握把。
该种螺丝起子为防止操作中,人手因螺丝起子与带电物体接触而导致触电,故将握把用塑料射出制成,然而,有些使用者在作业时,习惯一手握持握把,另一手按于驱动杆身让螺丝起子与螺固件保持垂直,以方便旋动螺固件,故使用者仍会因电流由驱动杆传导入人体而导致触电,由此可见,此种螺丝起子在结构上有着不安全的隐患。
另一种螺丝起子则如上述前案的结构,将驱动杆顶端开设一穿孔,该穿孔可组装如一字形、六角形、十字形等不同种类的驱动头,而驱动杆另一端则与一塑料射出成型的握把成为一体,此种螺丝起子虽然可一体多用,旋动多种样式的螺固件,但由于其驱动杆与驱动头是以套接方式接合,在使用时,有时会因与螺固件的螺头咬合过紧而脱出驱动杆外,或者因为螺丝起子朝下而由驱动杆内掉落,当使用日久,穿孔内壁与驱动头两者多有磨损,彼此间空隙变大,脱出、掉落的情况将与日遽增,使操作变得极为不便,且其驱动杆仍为金属材质,还存在容易发生触电的危险。
此外,无论是驱动头、驱动杆为一体或可分离换装式的螺丝起子,因为握把以外为金属材质制成,故仍过于沉重,不利长时间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螺锁工具结构,其操作轻盈、顺手,能够避免触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锁工具结构,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用工程塑料以射出成型方式,该本体成型出一轻盈握部、一与轻盈握部连接的杆部以及一与杆部连接的旋动件;借由上述结构,使本体成为具备绝缘性好、轻盈性佳、使用顺手的一体式结构。
前述的螺锁工具结构,其中轻盈握部与杆部的材质为聚伸苯基硫(PPS)、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醚醚铜(PEEK)构成。
前述的螺锁工具结构,其中旋动件的材质为塑料钢(POM)。
前述的螺锁工具结构,其中旋动件为一字形、六角形、十字形或星形态样,又,该轻盈握部或杆部于射出成型过程中,加入不同颜色以区别不同态样的旋动件。
由于本体是以工程塑料射出而成一体式的结构,故结构的整体性与完整性极佳,且在制作成本上,也极为减省,以利大量制造生产。
而且,本发明利用塑料与陶瓷制成,质地轻盈,重量轻,可减低操作时的负担,使操作更为顺手。
另外,即便使用者在操作时,习惯一手按于驱动杆以使本体与螺固件保持垂直,由于轻盈握部、杆部及旋动件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故不会因习惯动作而遭带电物体电击,避免触电这类危害工作安全的情形发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操作轻盈、顺手,能够避免触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螺锁工具结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局部剖面图。
图2B是图2A的局部剖面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操作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的驱动头为六角形态样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的驱动头为一字形态样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本体 10————轻盈握部
20————杆部 30————旋动件
具有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螺锁工具结构,请参照图1至图2B所示,其本体1是用工程塑料射出成型,包括一轻盈握部10、一与轻盈握部10连接成型的杆部20,以及一与杆部20连接成型的旋动件30,其中:
该轻盈握部10与杆部20的材质是以诸如聚伸苯基硫、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铜这类工程塑料等材质构成;
该旋动件30的材质是以诸如塑料钢等高硬度的工程塑料构成,该旋动件30供转动旋锁用;
由于本体1是以工程塑料射出而成一体式的结构,故结构的整体性与完整性极佳,且在制作成本上,也极为减省,以利大量制造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智庆,未经谢智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9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