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室外机注氟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7685.3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9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苗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5/00 | 分类号: | F25B4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立增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室外 机注氟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特别是涉及空调器室外机的注氟管。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一种将室内温度调节并保持在用户所需状况的电器装置,主要由制冷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构成。制冷循环系统包括热交换装置、压缩机和节流器件,制冷循环系统中流动的冷媒与热交换装置外部的流动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热交换装置外部的空气降温或升温。空气循环系统包括风扇及风扇电机、空气导流通道、进出风口,空气循环系统使空调器内的空气与空调器外部的室内空气进行循环流动,促进热交换和空气温度调节。空调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的运行由电器控制系统控制,控制空调器的制冷/制热运行转换、压缩机运转以及室温设定和风速控制等。空调器的空气调节作用是由制冷循环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共同完成。。
空调器大致可分为一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分体式空调器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热交换装置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设置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中,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通过连接的导管流通冷媒,以进行制冷或制热运行。
一体式空调器将所有的部件都装在一个箱体内,安装在室内与室外的交接处,热交换装置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设置在室内侧和室外侧部分中。如,窗式空调器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一体式空调器,安装在房间窗户上,从室内侧的进风口吸进室内空气,由热交换装置降温(或升温)之后再从室内侧的出风口排回室内,以实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
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系统乃至整个空调器的核心部件,设置在室外机(或室外侧部分)中。电机转子带动压缩机转动将机械能转变为压力能,对压缩机气缸内的冷媒进行压缩。经压缩机压缩的冷媒在制冷系统内按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顺序进行循环。从压缩机中吐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过冷凝器放热后转变为中温高压液态冷媒,再通过膨胀阀变为低温低压液态冷媒,然后在蒸发器内与蒸发器外的循环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吸热转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再进入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后沿上述顺序进行制冷循环。制冷系统内循环的冷媒与室内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进行室内降温或升温,将室内温度保持在用户所需温度,为人们提供新鲜、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
制冷系统内的冷媒是进行热能转换,保障空调器制冷/制热运行的重要工质。冷媒是在空调器的封闭制冷系统内进行循环,因此,加注冷媒需要在空调器设备安装好后单独进行。一般情况下,加注冷媒要通过与冷凝器连接的加氟管进行。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空调器室外机注氟管设置图。如图所示,在冷凝器1与压缩机之间的四通阀2的连接管3上设置注氟管4,连接管3是四通阀2与冷凝器1的连通管。四通阀2的连接管5连接压缩机,三通阀6连接在冷凝器1与节流膨胀阀之间。
但是,上述空调器室外机内设置的注氟管4是直接焊接在四通阀2的连接管3上,装配作业不方便,容易脱落。而且,注氟管焊接时的高温还容易使邻近的冷媒管焊接口开缝,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空调器室外机内设置的注氟管存在装配作业不方便、容易脱落等问题,本发明推出移位的注氟管结构,利用四通阀的一个连接管作为注氟管,方便装配作业,不出现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器室外机注氟管结构设置在冷凝器与节流膨胀阀之间的连通阀上,将冷凝器与节流膨胀阀之间原设计的三通阀改为四通阀,用四通阀的一个连接管作为注氟管。
如此设计的空调器室外机注氟管结构,不在冷媒管上直接焊接注氟管,而是利用四通阀本身的一个连接管,因此,装配作业方便,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注氟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空调器室外机注氟管设置图。
图2为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外机注氟管设置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冷凝器 2、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四通阀
3、四通阀与冷凝器连通的连接管
4、注氟管 5、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的连接管
6、三通阀 7、冷凝器与节流膨胀阀之间的四通阀
8、作为注氟管的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2显示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外机注氟管设置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器室外机注氟管结构设置在冷凝器1与节流膨胀阀之间的四通阀7上,用四通阀7的一个连接管8作为注氟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7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写签名鉴定设备及其方法
- 下一篇:手机防盗方法及其防盗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