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污染原水富氧生物预处理除污染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7625.1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肖羽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水富 生物 预处理 工艺 | ||
1.一种微污染原水富氧生物预处理除污染工艺,其特征在于,它是基于贫营养菌在高好氧溶解氧为11~15mg/L条件下的生化反应特征,对特定有机物和氨氮的利用能力和对特定的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对污染原水净化微生物主体和操作参数因子的设计与控制,以各种贫营养菌为处理主体,在富氧条件下,采用固定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预处理微污染原水;贫营养菌的培养与水处理过程均在开放式反应器中进行,无需专门的无菌环境,采用动态的生物填料自然挂膜的培养方法,常温下挂膜培养15d;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有效水深为6m;气水比为1∶1;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h;生物接触氧化池构型采用矩形,贫营养菌的生长形式采用生物填料接触氧化培养;生物接触氧化池采用微孔曝气方式,池底布设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通过管道与空压机相连,曝气器上方布设弹性立体填料,填料丝径0.50mm,填料直径140mm,比表面积318~368m2/m3,每根填料单位长度比表面积0.9273m2/m,单位池容装填的比表面积41.73m2/m3,选用孔径小、氧利用率高、不易堵塞的膜片式微孔曝气器,曝气器直径180~300mm,曝气器膜片平均孔径30~100μm,水深3.2m以下充氧利用率18.4%~27.2%;空气流量1.5~3m3/(个·h);服务面积0.5~1m2/个,水流与空气逆向流动,穿孔管开两排交错向下与垂直方向成45°夹角的孔,Φ25mm,孔距460mm,排泥时协助冲除积泥,穿孔管直径为DN 100~200mm;生物填料不定期冲洗,一般1~2月一次,每日排泥1~2次,夏季一般半月至1月冲洗一次,每日排泥2~3次,以维持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正常运行;该工艺作为预处理工序应用后,再与水厂传统的处理工艺联合应用形成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工艺系统出水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及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76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粒机滚筒及其脱粒装置
- 下一篇:履带剥离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