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疟疾的复方蒿甲醚滴丸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57537.1 申请日: 2007-06-05
公开(公告)号: CN101317839A 公开(公告)日: 2008-12-10
发明(设计)人: 孔伶俐;魏吉城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丹溪国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1/357 分类号: A61K31/357;A61K9/20;A61K47/34;A61P33/06;A61K31/137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0061天津***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疟疾 复方 甲醚 丸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一种化学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疟疾的化学药制剂。

背景技术:

疟疾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发病快,传播快,一时难以控制。过去在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病率十分高,现在在很多国家已经基本上消灭了疟疾病,但在南亚、中东、非洲以及东南亚国家仍是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病,每年都要造成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死于疟疾。这些国家和地区及时有效的治疗疟疾,有效的控制疟疾的蔓延,仍是当务之急,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联合国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也十分关注这些地区疟疾的治疗。胡锦涛主席在2006年中非高层论坛会上承诺中国政府要提供非洲国家抗疟疾药物的援助,以实际行动支援非洲疟疾高发病国家和地区的抗疟工作。

抗疟药本芴醇和蒿甲醚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耐药性小,是抗疟药的一线药物。在疟疾高发国家和地区的防治疟疾工作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但以前仍以注射剂为主要剂型,使用不便是其主要缺点。口服制剂只有片剂,其主要缺点是崩解时限长,由于其非水溶性的性质不易吸收,起效慢,很难迅速达到血药浓度的峰值,极大的影响了口服生物利用度,因而也影响了疗效的发挥。青蒿素类的抗疟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十分激烈,目前竞争的焦点已从原料药转变成成品药,滴丸剂所具有的特点,在成品药的竞争中占有很强的优势。

缩短溶散(崩解)时限,加速药物的吸收,以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使其达到血药浓度峰值的速度达到或接近静脉给药的速度,使其起效快,吸收快,疗效好,复方制剂要比单方制剂抗耐药性强,且成本低,临床应用价值高。本发明正是基于这一技术背景,研发出复方蒿甲醚滴丸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疟疾的化学药滴丸剂,这种滴丸剂具有溶散(崩解)时限短,溶出量高,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起效快、易于吸收、提高疗效,较其它口服制剂片剂具有明显的优点,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疟疾的化学药滴丸剂,它是以抗疟药本芴醇和蒿甲醚为主药,采用不同的辅料做分散剂,这些辅料包括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及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其主药与辅料之比为1∶2至1∶5。制成的滴丸剂,极易溶散(崩解),其时限较常释制剂片剂缩短至十分之一,其体外溶出量也大大提高,可以在45分钟内达到70%以上,因此大大提高了口服生物利用度。

这种滴丸剂采用了辅料做为分散剂,使原来非水溶性的本芴醇和蒿甲醚被水溶性的辅料充分分散,利于主药本芴醇和蒿甲醚的吸收,充分发挥主药的药效作用。

这种滴丸剂既可吞服,也可舌下含服。吞服缩短溶散(崩解)时限,利于药物的吸收;舌下含服可迅速在舌下溶散,被舌下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舌下静脉,避开了胃的首过效应,可以迅速达到血药浓度峰值,接近或者达到静脉给药的速度,但克服了静脉给药不便的缺点。由于主药不经胃吸收或在胃中崩解吸收很快,在胃中滞留的时间短,从而降低了耐药性等副作用的产生。

这种滴丸剂的制备是先将低分子量的辅料将主药充分分散,然后加入高分子量的辅料熔融、混匀,保温10-30分钟后,采用不同口径的滴丸机在保温状态下滴入冷却剂中。保温温度视辅料的分子量大小而不同,通常在80-95℃之间。冷却剂包括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冷却剂的温度在0-10℃之间。滴制成的滴丸为每粒5-15mg,计算主药的含量,确定口服用量。

实施例1.

主药本芴醇        120份

主药蒿甲醚        20份

聚乙二醇4000      50份

聚乙二醇6000      200份

操作:将处方量的聚乙二醇4000在60-65℃水浴上熔融,加入处方量的本芴醇,搅拌均匀,加入处方量的聚乙二醇6000,水浴温度提高至85-90℃,搅拌均匀,保温20分钟,用0.4-0.6mm口径的滴丸机,滴入5-10℃的甲基硅油冷却剂中,滤去甲基硅油,甩净,凉干,即得。每丸重5-15mg。每日服一次,一次服2.5g。

实施例2.

主药本芴醇        120份

主药蒿甲醚        20份

聚乙二醇400       50份

聚乙二醇6000      250份

操作:将处方量的聚乙二醇400与处方量的本芴醇充分混合均匀,置于85-90℃水浴上,加入处方量的聚乙二醇6000,搅拌均匀,保温15分钟,用0.4-0.6mm口径的滴丸机滴入5-10℃的液体石蜡冷却剂中,滤去液体石蜡,甩净、凉干、即得,每丸重5-15mg。次服2.5g,日服一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丹溪国药研究所,未经天津丹溪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7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