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排放系统及使用它的精馏塔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6904.6 | 申请日: | 2007-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9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英;王志生;王福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D3/42;G05D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晓荣 |
地址: | 300130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排放 系统 使用 精馏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逻辑自动控制技术,具体为一种由液温和液位两个参数均达到设定数值方可进行液体排放操作的逻辑“与门”自控系统,它可应用在化工分离领域中的精馏塔等设备的釜液排放系统中,替代人工操控,将其改造为自动排放精馏塔,国际专利分类号拟为Int.Cl.B41J2/175(2006.01)。
技术背景
目前,在工业液体排放控制系统中,例如在化工分离领域中,精馏塔釜液的液位控制和排放系统可分两类:
一类是人工操控的精馏塔釜液排放系统。该排放系统由岗位操作人员根据温度表和液位计的读数来决定是否排液,且完全由其手动操作来完成排液,同时,排放量根据操作人员的个人经验而定。换言之,人工操控的精馏塔釜液排放系统,需要岗位操作人员不停地巡检温度表和液位计,根据操作规程要求作出是否排液的决定,并进行合理操作。很显然,这种操控系统受在岗人员的工作态度、情绪、经验和身体(疲劳)状态等诸多种非技术因素的影响,可控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这种人工操控的精馏塔釜液排放系统在现实中特别是中小企业里,应用十分普遍。
另一类是计算机控制的精馏塔釜液自动排放系统。该排放系统由计算机根据精馏塔内上、下限液位传感器发出的信号以及精馏塔釜中液体的温度信号,进行远程自动控制,决定釜液是否排放以及排放多少。显然,这种排放系统可控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安全隐患少。但这种排放系统需要在精馏塔釜内安装液位远程控制仪表,依靠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判断及实时控制。此釜液排放系统费用昂贵,维护费用大,生产成本高,对岗位人员也有相当高的专业技术等级要求。目前,在中小企业里不易应用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体排放系统及使用它的精馏塔。该液体排放系统可完全替代人工操作,可根据被控对象液体的温度和液位高度进行“与门”逻辑控制,自动完成液体规定量的排放。该系统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极大地减轻了岗位人员的劳动强度。该液体排放系统可用于精馏塔等设备的釜液排放系统中,替代人工操控,在低成本、高效率、人性化和更安全条件下,实现精馏塔等釜液的自动和定量排放。
本发明解决所述液体排放系统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液体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液温和液位两物理参量构成的“与门”逻辑控制系统构成:包括内装“黑体”的玻璃管液位计、电接点温度计、排液电磁阀及含上、下液位限位光电组件和具有六个接线端子的“与门”逻辑控制电路;所述的玻璃管液位计与被控的塔釜构成联通器,其内装的“黑体”可漂浮在液位计玻璃管内联通液体的上面,并随其液位的变化而上下移动;所述上、下液位限位光电组件均包括光敏二极管和照射光源电珠,所述的光敏二极管和照射光源电珠分别构成四个连接端子,并与“与门”逻辑控制电路的四个端子连接;所述的光敏二极管和照射光源电珠分别安装于所述玻璃管液位计的两侧,并且所述的上、下液位限位光电组件的安装高度分别为液位需要排放和停止排放的高度;所述“与门”逻辑电路的另外两个端子,一个与所述的电接点温度计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的排液电磁阀驱动电源连接。
本发明解决所述精馏塔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精馏塔,其特征在于该精馏塔采用本发明所述液体排放系统作为其釜液排放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液体排放系统使用后,可将在岗人工观察温度和液位仪表,判断是否开启阀门排放釜液和关闭釜液排放电磁阀,控制排放量的诸多主观判断与人工操控环节,完全由通用元器件构建的液体排放“与门”逻辑电路控制系统所代替。本发明液体排放系统控制精准,工作可靠,不受在岗人员人为因素的影响,成本低廉,效率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安全性良好;与计算机控制的液体自动排放系统相比,工作性能相同,而价格却大幅降低(实施例设计的本发明液体排放系统仅约为智能化仪表价格的5%),并且结构简单,液温和液位参数调整很方便,对岗位人员的技术水平无特殊要求,非常易于工业化实际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液体排放系统一种实施例用于人工操控的精馏塔釜液排放系统的空间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液体排放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液体排放系统一种实施例的控制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液体排放系统一种实施例的液体排放启动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液体排放系统一种实施例的液体液排放电路的触发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液体排放系统一种实施例的停止液体排放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液体排放系统一种实施例的停止液体排放的触发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6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