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催化纳米活性水活性的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5771.0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8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龙;刘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龙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31/00;G01N33/00;C12Q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1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催化 纳米 活性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物理学比色法、化学分析法、细菌测定法和病毒测定法、植保实验法。
技术背景
光催化纳米活性水是一种全新的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见张金龙和刘丽红的发明专利《一种光催化纳米活性水及其生产方法》专利号200510016576.8。该发明专利中对其定义和标准进行描了述,但是对于活性水内的活性种的检测手段还不完善,不能直接进行检测。由于活性种的种类多,不好单独分离进行数量的统计检测,影响其推广和应用。需要一种能综合反映光催化纳米活性水活性的检测方法确定其活性,来指导生产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光催化纳米活性水活性的测定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
使用光催化纳米活性水来氧化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光催化纳米活性水中存有(H+)和(OH-)与CuSO4发生化学反应,区别于加碱发生中和反应。光催化纳米活性水PH值为中性,反应速度在常温常压下慢于中和反应,24小时才可以完成。
反应式如下:
CuSO4+(H+)+(OH-)-Cu(HO)2沉淀+H2SO4
Cu(HO)2是蓝色的沉淀物,收集沉淀物经过过滤、烘干、称重就可以确定光催化纳米活性水的氧化能力。
选择不同活性的活性水,加入相同重量的硫酸铜,在相同的温度和反应时间条件下,所得的沉淀物的重量不同。重量大,表明活性水的活性好,氧化能力强,杀菌、杀病毒的效果愈好。
水加到太阳能光触媒光催化水处理设备中生产光催化纳米活性水,能使水的颜色发生变化,光催化纳米活性水的颜色略深。
光催化纳米活性水能分解淀粉中使加碘变色的有效成分,能使蓝颜色变浅或变无色。主要分解淀粉中的蛋白质。
光催化纳米活性水中存有(H+)和(OH-)等活性种,能分解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和营养物。
光催化纳米活性水的物理特征:
光催化纳米活性水中存有(H+)和(OH-)等活性种。低活性水无色,无味,高活性水味苦涩、腥臭。
用生产光催化纳米活性水的原水与光催化纳米活性水的PH值碱性略有增强,一般在PH值增加0.05~0.3。高活性水颜色略偏深,用比色管和分光光度计能看出。水表面张力略增强,强搅动时产生小气泡能存几分钟时间。光催化纳米活性水属中性,PH值6.0~6.5。活性水加热仍具有活性,储存在具有较好的防腐的容器(如聚丙烯塑料桶)内,在常温下储存几个月的时间仍然具有活性,这给使用带来方便。
光催化纳米活性水冷却到0℃,其活性丧失。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活性逐渐恢复,见表1。
光催化纳米活性水加热到100℃,其活性存在,并略有增强,冷却后其活性略减小,见表2。
光催化纳米活性水无毒,低活性水可以饮用,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化学特性:
能氧化一些试剂生成各种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和盐、酸、络合物等;能分解各种有机物,包括指示剂、蛋白质、淀粉等。
光催化纳米活性水的PH值为中性,上述反应不是中和反应的结果,是在光催化纳米活性水中存有(H+)和(OH-)等活性种催化作用和参加反应的结果。也说明光催化纳米活性水是存在活性的。
光催化纳米活性水PH值为中性,在常温下就可以长时间反应,具有催化剂的作用,其本身也可以参加反应,特别是对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分解作用,它能有效地破坏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同时也能破坏细菌和病毒的营养,在长时间的作用下,能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用于空气加湿地面消毒,预防禽流感、人禽流感、SARS、肝炎、肺结核等疫情,保护人类的健康。用于农业可以取代农药和其它需要杀菌的领域。
光催化纳米活性水PH值为中性,在常温下可以长时间反应,其反应速度较慢,这种温和作用的能量,对人、动物和植物不会造成副作用和伤害。但是,这种温和作用的能量足以杀灭各种细菌、病毒和微生物以及分解细菌和病毒生存的营养物质。
由于光催化纳米活性水本身不含有化学成分,因此,无毒。是一种无毒的杀菌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是:
用物理比色法,化学分析法,细菌测定法和病毒测定法,植保实验法测定光催化纳米活性水的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龙,未经张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7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