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停车库空间平台泊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5579.1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3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贾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广生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61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车库 空间 平台 泊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停车库空间平台泊车的方法,属于立体停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现有解决地下车库立体停车方式是把双层横移立体停车设备安装在行车通道的两侧,底层横移、上层升降。其缺点是:只有在两个建筑柱之间地面可停泊三辆车条件下能安装,还必须留有一个空位。减去原地面三个车位,实际增加二个车位,而建造成本是五个车位。成本大、造价高、设备机械动作多、结构复杂、地面和空间利用率不高,没有构成空间、地面合理配合,增加的停车比值小,平均车位成本高、投资大,财务分析很难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是由一种地下停车库空间平台泊车的方法,是通过钢结构空间泊车平台、液压载车升降机构共同实现的。
本发明的流程如下:
空间平台泊车装置平面设计→钢结构空间泊车平台制作安装→液压载车升降装置制作安装→步行梯制作安装→检测调试。
1、空间平台泊车装置平面设计:
根据地下车库的实际面积、柱间距、泊车位置、行车通道选择可利用的全部或局部空间设计钢结构空间泊车平台的平面尺寸图,确定钢结构空间泊车平台、泊车位、行车通道、液压载车升降机构洞口、步行梯洞口的位置尺寸与空间平台泊车装置的数量,钢结构空间泊车平台底面到地面的高度不小于1500MM,采用型材制作结构立柱与结构梁,绘制平面图与结构图。
2、钢结构空间泊车平台制作安装:
采用金属型材在地下车库建筑结构柱之间的全部或局部空间,把结构立柱分别靠在建筑结构柱的侧面与地面基座固定连接,把结构横梁、结构纵梁分别与结构立柱固定连接,内侧数条辅助承载横梁、辅助承载纵梁分别与结构横梁、结构纵梁平行的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上面铺设承载板,载车板的四周固定连接钢结构护栏,构成钢结构空间泊车平台。
3、液压载车升降装置制作安装:
在液压载车升降机构洞口内把四个导向管分别对角线相的放置在两侧长边地面的导向管基座上,固定连接;四个承载导向管套在四个导向管上,间隙配合,导向管的上端与结构横梁或车库顶部固定连接,四个承载导向管的下端内侧固定连接载车平台,在对应两侧长边的承载导向管上端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液压承载平衡臂,载车平台长边内侧采用板材与承载导向管、液压承载平衡臂互相连接封闭;在对应两侧长边的承载导向管中间地面的液压缸基座上固定连接液压缸,顶部活塞与液压承载平衡臂下面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液压载车升降机构洞口外侧通过结构立柱、结构横梁、结构纵梁采用板材与地面封闭,构成液压载车升降装置。
4、步行梯制作安装:
步行梯洞口固定安装步行梯。
5、检测调试:
检测钢结构连接状况,将开车到载车板上,启动液压驱动活塞升降推动载车板载车升降运行,调整机械或光电传感平层限位装置,使停止时载车板与空间泊车平台平行,车辆开出,停入泊车位,取车反之。检测调试合格。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提供了地下车库立体停车的新产品,实现了新的地下车库空间平台立体停车方法,充分有效的利用了地面和空间,实用、先进、简单、停车位平面布局科学合理、建筑物内的空间充分利用,设备简单、结构合理、运行平稳与泊车平台停车,安全可靠,在地下车库、楼层建造不需要改变建筑物结构和附属设施,同时提高停车数量,降低了成本低、提高了空间、地面的利用率,节能源、液压升降、无噪音、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于地下车库的空间立体停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正面结构原理图,图2是侧面结构原理图,图3是俯视结构原理图。
1、地下车库、2-建筑结构柱、3-结构立柱、4-地面基座、5-结构横梁、6-结构纵梁、7-承载板、8-钢结构护栏、9-液压载车升降机构洞口、10-导向管、11-导向管基座、12-承载导向管、13-车库顶部、14-载车平台、15-液压承载平衡臂、16-液压缸基座、17-液压缸、18-活塞、19-步行梯洞口、20-步行梯、21-液压载车升降装置、22-空间泊车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30泊车位地下车库钢结构空间平台泊车”
1) 空间平台泊车装置平面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广生,未经贾广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