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输液自动调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4246.7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7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罗青林;罗冬雪;罗芳;吴明;李文英;罗震;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青林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4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输液 自动 调剂 装置 | ||
1.一种多功能输液自动调剂装置,含有配药机构、抽气机构、气路转换机构,所述配药机构由药剂瓶(12)、输液瓶(17)、导液管(15)、长针头(13、18)构成,导液管(15)两端接长针头后分别扦入药剂瓶(12)和输液瓶(17)构成液体回路;所述抽气机构由抽气机(22)及抽气管(23)构成,其特征是:所述气路转换机构设置有气路转换阀、阀芯自动驱动部件,所述气路转换阀设置有通气接口A、通气接口B、通气接口C、通气接口D,其中通气接口A接通大气,通气接口C接抽气机构,通气接口B由导气管(30)及连接在其一端的短针头(11)接通配药机构的药剂瓶(12),通气接口D由导气管(20)及连接在其一端的短针头(19)接通配药机构的输液瓶(17);当阀芯驱动部件控制阀芯接通通气接口B和通气接口C、通气接口A和通气接口D时,液体由输液瓶(17)转移至药剂瓶(12),而阀芯接通通气接口A和通气接口B、通气接口C和通气接口D时,液体由药剂瓶(12)回流至输液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输液自动调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路转化阀为注射器式,是由注射管(1)、密切匹配于注射管的活塞(7)、活塞自动驱动部件及支座组成,所述通气接口A、通气接口B、通气接口C、通气接口D设置在注射管上;所述活塞(7)在其自动驱动部件动作下的运动行程等于注射管(1)上同侧相邻两个通气接口的间距,活塞(7)自动驱动部件驱动活塞(7)运动至其中一极限位置时,活塞(7)上或注射管(1)内壁上设置的连通孔或凹槽(8、9)分别接通通气接口B、通气接口C和通气接口A、通气接口D,活塞(7)行至另一极限位置时,则所述连通孔或凹槽(8、9)分别接通通气接口A、通气接口B和通气接口C、通气接口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输液自动调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注射管(1)的通气接口A、通气接口B、通气接口C、通气接口D等距离分布于注射管(1)同一侧,或者通气接口B、通气接口C、通气接口D等距离分布于注射管(1)一侧,通气接口A与通气接口B、通气接口C、通气接口D所在一侧呈一定夹角分布,或者通气接口C、通气接口A分布于注射管(1)一侧,通气接口B、通气接口D与通气接口C、通气接口A所在一侧呈一定夹角分布,且通气接口B、通气接口D的间距与通气接口C、通气接口A的间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输液自动调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自动活塞驱动部件由电磁铁(5)、电流通断计时控制器(21)、复位弹簧(2)、弹簧挡板(3)、活塞连杆及固定在活塞连杆(4)一端的铁质或磁性构件组成,电磁铁(5)在靠近铁质或磁性构件的位置上固定,并使铁质或磁性构件的运动行程等于注射管上同侧相邻两个通气接口的间距,活塞连杆(4)另一端穿过复位弹簧(2)及弹簧挡板(3)后固定连接于活塞一端,弹簧挡板(3)固定在注射管(1)或支座上(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输液自动调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路转化阀为珠塞式气阀,是由两个三通管和置于三通管中的由磁性材料或铁质材料制成的珠塞M、珠塞N及支架构成,珠塞驱动部件由电磁铁及其电流通断计时控制器组成,其中一个三通管具有通气接口B和阀门孔G、阀门孔H,另一三通管具有通气接口D和阀门孔I、阀门孔J,阀门孔H所处位置高于阀门孔G,阀门孔I所处位置高于阀门孔J,电磁铁设置于阀门孔H、阀门孔I的上方或下方,其中阀门孔H、阀门孔J连通为通气接口A,阀门孔G、阀门孔I连通为通气接口C;珠塞M、珠塞N在电磁铁的磁力作用下上分别移至阀门孔H、阀门孔I处,并阻塞阀门孔H、阀门孔I,阀门孔G、阀门孔J则均为通气状态;电磁铁断电时,珠塞M、珠塞N在其重力作用下分别回落至阀门孔G、阀门孔J处,并堵塞阻断阀门孔G、阀门孔J,阀门孔H、阀门孔I则为通气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多功能输液自动调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流通断计时控制器为计时继电器,或为单片机控制器,或为计算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输液自动调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路转化阀的通气接口A接通过滤机构后再通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青林,未经罗青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2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