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敌百虫啶虫脒乳油复配农药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4159.1 | 申请日: | 200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7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邱峰;封洪强;阎文斌;刘焕民;郭小奇;李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57/12 | 分类号: | A01N57/12;A01N25/04;A01P7/04;A01N47/2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敌百虫 啶虫脒 乳油 农药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农药,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棉花害虫盲蝽象的复配农药。
二、背景技术:
棉花盲蝽象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90年代中期后,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普及,棉田很少因棉铃虫的危害而进行化学农药防治,致使棉田次生性害虫——棉盲蝽象上升为主要害虫。盲蝽象的种类主要有中黑盲蝽象(Adelphocoris saturalis Jakovlev)、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ür)、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taeniophorus Reuter)、苜蓿盲蝽(Adelphocorislineolatus Goeze),其中以中黑盲蝽和绿盲蝽分布最广,危害最为严重,成为优势种群。据统计,1999年河南省棉区因盲蝽象的危害棉花减产40%左右,2003年河南省棉区因盲蝽象的危害棉花减产60~70%。
由于盲蝽象有活动性和飞翔能力强的生理特点,市场上常用的触杀性杀虫剂对其防治效果很差,使棉农不得不三天两头打药防治,造成棉花生产成本增加,效益减少,棉农的生产积极性下降。目前市场上有几种防治盲蝽象效果较好的内吸杀虫剂,但价格高,性价比不合适,不易大面积推广使用。防治盲蝽象可采用触杀和内吸性较强的药剂混合使用,如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但由于成虫善飞,每次喷药后都有残虫,应连续多次喷药,劳动量较大。
啶虫脒,英文通用名为acetamiprid,分子式:C10H11ClN4,作用方式:触杀、渗透。化学名称:E-N′-[(6-氯-3-吡啶基)甲基]-N′-甲基乙酰胺,可溶于大多数极性有机溶剂,低毒。啶虫脒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农药,该药有较强的触杀和渗透作用,残效期长,对黄瓜、苹果树、柑桔树的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由于该药作用机制独特,能防治对现有药剂有抗性的蚜虫。但该杀虫剂杀虫谱较窄,且价格昂贵。
敌百虫,英文通用名为trichlorphon,是一种毒性低,杀虫谱广的有机磷杀虫剂。对害虫有较强的胃毒作用,兼有触杀作用,对植物具有渗透性,但无内吸传导作用。
公开号为CN1389113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啶虫脒杀虫剂,该杀虫剂配方中的有效成分为啶虫脒,其余均为辅助成分,其主要用于防治蚜虫,防虫效果单一,效果不理想。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棉花生产中害虫防治的问题,特别是针对盲蝽象的防治,研发出一种高效、低毒、性价比较高的内吸杀虫剂——敌百虫·啶虫脒乳油复配农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敌百虫·啶虫脒乳油复配农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组成:
敌百虫10-30%,啶虫脒8-30%,乳化剂10-20%,增效剂5-15%,溶剂20-50%。
所述敌百虫·啶虫脒乳油复配农药中敌百虫15-25%,啶虫脒10-25%,乳化剂10-17%,增效剂8-13%,溶剂30-50%。
所述的敌百虫·啶虫脒乳油复配农药中敌百虫18-22%,啶虫脒10-20%,乳化剂10-15%,增效剂9-11%,溶剂40-50%。
所述的敌百虫·啶虫脒乳油复配农药中敌百虫20%,啶虫脒10%,乳化剂10%,增效剂10%,溶剂50%。
所述的乳化剂为农乳0203-B;所述的增效剂为JFC,或为氮酮,或为平平加;所述的溶剂为苯,或为甲苯,或为二甲苯,或为丙酮。
该复配农药的生产工艺流程比较简单,采用传统的复配方法即可:先按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在反应釜中搅拌后,制成乳油,然后分装包装,即得产品。
为了评价啶虫脒与敌百虫不同配比对盲蝽象的毒力大小,评价敌百虫对啶虫脒的增效作用,确定两者最佳配比,2006年10月我们进行了毒力测定,为科学合理的配方组合提供理论依据和登记材料。本发明的两种有效成分啶虫脒与敌百虫不同配比时的毒力测定结果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消化琼脂的真菌
- 下一篇:聚间苯二胺用作汞离子吸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