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曲形绿茶自动化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3513.9 | 申请日: | 200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勇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0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曲 绿茶 自动化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卷曲形绿茶自动化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卷曲形茶叶自动化加工技术受到了设备、工艺技术等因素影响,因无法确保品质的优越性和完整性,没有形成卷曲形绿茶连续加工生产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保证产品外形卷曲和色泽翠绿,对茶叶进行连续加工的卷曲形绿茶自动化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卷曲形绿茶自动化加工方法,加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热风杀青:将茶叶送入机组连续杀青,温度控制在150-300℃,时间不超过2分钟,以钝化茶叶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冷却回潮:冷却回潮是茶叶快速重新分布走水的过程,从杀青机出来的茶叶进入冷却回潮机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冷却回潮,防治茶叶黄变和碎断;
计量揉捻:经过冷却回潮机的茶叶经过计量后进入自动化揉捻机组进行揉捻,揉茶至少量茶汁溢处,便于成形;
动态脱水:经过揉捻机揉捻的茶叶用单层烘干机进行烘干;
再次进行冷却回潮:是初次烘干后的茶叶重新走水回潮的过程。
复揉捻:是通过破坏叶细胞,进一步紧条和成形的过程;
炒干脱水:经过复揉捻的茶叶采用桶式螺旋炒干机,炒干脱水;
再次进行冷却回潮:让茶叶重新走水回潮,水分均匀分布;
炒干提香:采用新型桶式螺旋炒干机,将茶叶炒干得到成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卷曲形绿茶自动化加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茶叶加工模式,实现了卷条形绿茶清洁化和自动化加工,保证了加工成形的产品外形卷曲和色泽翠绿,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卷曲形茶叶加工自动化流程,每个涉及茶叶加热的工艺都配套“冷却回潮”设备,茶叶通过传输系统进入下一道工艺,杀青的茶叶经过冷却回潮机冷却走水,重新均匀分布水分,进入揉捻机初揉,通过传输系统到动态烘干机初干,散失水分后通过传输系统进入冷却回潮工艺冷却,并根据茶叶需要进入下一步复揉工艺,然后进入桶式炒干机中进行轻压炒干至九成干后冷却,炒干机有紧茶松茶功能,最后进入提香工艺提香成品,此工艺流程是自动化、清洁化工艺,是一种快速加工工艺,使用当前茶叶加工需求。
本发明的实施例:
①热风杀青。采用机组连续杀青,温度控制在150-300℃,时间不超过2分钟,钝化茶叶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②冷却回潮。是茶叶快速重新分布走水的过程,配套快速散热设施,防治茶叶黄变和碎断。采用冷却回潮机完成。
③计量。标准的计量可以提高揉捻质量。
④揉捻。采用自动化揉捻机组,揉茶至少量茶汁溢处,便于成形。
⑤动态脱水。采用单层烘干机(平板式),克服了传统的网带式连续烘干机的缺陷(时间长,通透性能不足,易黄变);设备为:平面为钢化网带传输,封闭式,可准确控制温度和传输速度,液化汽加热升温。其优越性在于能更好更快的散热失水,确保茶叶不黄变。
⑥冷却回潮。同②,是初次烘干后的茶叶重新走水回潮的过程。
⑦计量。标准的计量是复揉的质量保证。
⑧复揉捻。是通过破坏叶细胞,进一步紧条和成形的过程;
⑨炒干脱水。采用桶式螺旋炒干机,能控制转速和温度。
⑩冷却回潮。同②,让茶叶重新走水回潮,水分均匀分布;
炒干提香。采用新型桶式螺旋炒干机,可控制不同的温度和转速,提香加工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勇,未经肖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35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衣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心调向防振动摩擦的抽油机光杆密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