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两级氧化反应的湿法烟气脱硫脱汞工艺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2128.2 | 申请日: | 200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韩旭;徐尹生;徐志安;李雄浩;高翔鹏;余福胜;李瑞鑫;朱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48 | 分类号: | B01D53/48;B01D53/6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223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两级 氧化 反应 湿法 烟气 脱硫 工艺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电站的烟气净化技术,具体地指一种基于两级氧化反应的湿法烟气脱硫脱汞工艺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煤是中国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电站燃料的主体,煤粉燃烧在提供必需热源和电力资源的同时,也会带来严重的汞Hg和二氧化硫SO2污染。据统计,2003年我国燃煤电站向大气中排放的汞为86.8吨,废渣汞排放量为28.94吨,汞具有剧毒、高挥发性、在生物体内易于沉积且迟滞性长等特点,特别是排入大气的汞,其污染具有全球性。2005年我国燃煤电站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高达2549万吨,由此造成的酸雨区域已接近国土面积的40%,给我国生态环境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从根本上控制燃煤电站汞Hg和二氧化硫SO2的排放已迫在眉睫。
目前,燃煤烟气脱汞的手段主要有燃烧前脱汞、燃烧中脱汞和燃烧后脱汞三种。由于燃烧前脱汞和燃烧中脱汞的技术对燃煤中汞的去除能力有限,故燃烧后脱汞仍是最主要的控制途径。燃煤电站烟气中的汞主要以气态单质汞Hg0、气态二价离子汞Hg2+和颗粒汞HgP这三种形式存在,其中气态单质汞Hg0约占烟气总汞含量的30~80%。通常,单质汞Hg0不溶于水,且挥发性极强,较难脱除,而二价离子汞Hg2+易溶于水,较易去除。
对于燃烧后烟气脱汞技术而言,人们通常采用吸收剂脱汞。吸收剂脱汞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气态二价离子汞Hg2+,而单质汞Hg0却很难治理,即使采用国外普遍应用的活性炭烟气喷射技术(ACI),对单质汞Hg0的去除效果也不理想,且活性炭消耗量过高,影响飞灰再利用,同时运行成本也很高。科技人员一直在努力研究能否直接利用已有的烟气净化装置如脱硫设备,通过合理改进,使之兼具脱汞的作用。
对于燃煤烟气脱硫技术而言,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具有技术成熟、脱硫效率高、吸收剂来源广和脱硫副产品可资源化利用等优点,是目前燃煤电厂主要采用的脱硫技术。因此,利用现有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设备,通过合理改进增强其脱汞性能,实现联合脱硫脱汞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烟气净化技术。
研究表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对烟气中的二价离子汞Hg2+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可以同时实现脱硫脱汞,但采用现有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脱汞还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因烟气中的单质汞难溶于水,当烟气中的汞多以单质汞形式存在时,该法的脱汞效率并不高;其二,吸收到脱硫剂浆液中的二价离子汞容易被铁、锰、镍等金属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还原,并以单质汞的形态重新进入烟气,从而降低了实际除汞的效率;其三,进入脱硫废水或脱硫渣中的汞仍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因此,提高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的脱汞能力,同时减少二价离子汞的还原,并对捕集下来的汞进行合理处理,使之形成稳定、低毒的物质,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21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低成本S端子的彩电
- 下一篇:空间光调制装置的驱动方法及投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