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编程开关矩阵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0963.2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2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李文昌;廖永波;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177 | 分类号: | H03K19/177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勋 |
地址: | 610054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编程 开关 矩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的集成电路采用的可编程开关矩阵结构中,以FPGA为例,开关节点都为对角线排列,存在大量的相互之间无连接的引线,对此类引线,只能在外围电路中建立连接关系。这样的方式不仅会造成整体电路的体积庞大,而且,很难实现可编程和高速切换,从整体上,无形中降低了FPGA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可编程矩阵开关,能够同时满足高效率和微体积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编程开关矩阵,包括多个引线和对角线排列的开关节点,在开关节点所在对角线的一侧所有引线交点上设置有开关。
进一步的,在开关节点所在对角线的另一侧所有引线交点上也设置有开关。所述可编程开关矩阵为FPGA开关矩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芯片内实现了引线的开关切换,节省了外部电路,并且可以通过对芯片编程控制开关状态,具有更小的电路体积和更良好的反应速度和可控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只有对角线上有开关节点。每个开关节点由六个晶体管构成。因此,每条引脚仅能与所在开关节点上的另外三条引脚相连,开关节点控制范围之外的引线就只能通过片外电路加以控制。
本发明的示意图参见图2。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开关节点对角线的一侧所有引线交点上都增设有一个开关K(以斜线表示)。
时间延时:
假定同一条导线上的延时为0,每个晶体管开关的延时为T0,则开关矩阵上任意两个引脚之间的延时可能为T0,2T0或3T0,如W1与N1之间延时为T0,N7与N8之间延时为2T0,N8与E2之间延时为3T0。
另一个实施例见图3。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开关节点所在对角线的另一侧所有引线交点上也设置有开关。所述可编程开关矩阵为FPGA开关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阱电位切换电路
- 下一篇:超/变频电磁感应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