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水中酚类化合物的自动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0863.X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申;蒋小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25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幼陵;马新民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中酚类 化合物 自动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样中酚类化合物的检测分析方法,特别涉及海水中酚类化合物的自动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中的酚类化合物按其能否与水蒸汽一起蒸出,分为挥发酚与不挥发酚。一般认为,沸点在230℃以下的酚类化合物为挥发酚,沸点在230℃以上的酚类化合物为不挥发酚。酚类化合物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其毒性作用是与细胞原浆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变性蛋白质,使细胞失去活性。酚类化合物是环境中的一类主要污染物,也是海水中常见的主要污染物,高浓度的酚能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影响水体的自净作用。
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等方法。近年来,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因其设备简单、试剂耗量少、分析速度快、测定精度高、便于自动控制备受关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是流动注射法和分光光度法的组合,流动注射法是将一定体积的试样或标样注入到连续流动的载流中并且在混合器中受控分散,然后进行在线化学反应、化学分离以及光电或电化学检测,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现有技术中,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主要用于检测废水、江河水中的酚类化合物,其方案如下:1、以铁氰化钾水溶液为氧化液,以4-氨基安替比林水溶液为显色液,以纯净水为推动液;2、在进样状态下,推动液与氧化液和显色液混合后进入光学流通池,产生基线被测绘,与此同时,试样或标样通过进样阀进入进样环并将进样环充满;3、在分析状态,推动液将进样环中的试样或标样送入分析检测流路,在分析检测流路中,试样或标样与氧化液和显色液的混合液相混合并发生反应生成有色物质,上述含有色物质的混合液进入光学流通池,产生谱图被测绘;4、将所绘制的试样谱图与标准谱图比较,计算出试样中的酚类化合物量。试验表明,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难于克服海水盐度变化的干扰,用于海水中酚类化合物测定时,灵敏度和准确性较差。
关于海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我国国家标准(GB17378.4-1998)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但该标准方法为手工分析方法,采样、进样和数据处理都依赖于手工操作,不仅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而且易引入人为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水中酚类化合物的自动分析方法,此种方法不仅能自动扣除海水中所含大量NaCl引起的盐度变化干扰,满足测定的高灵敏度要求和准确性要求,而且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块。
本发明所述海水中酚类化合物的自动分析方法,采用反向参比流动注射分析与分光光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1)分析仪器中设置了显色液流路、参比液流路、氧化液流路、样品流路、进样阀、进样环和分析检测流路;
(2)氧化液R1为铁氰化钾-氨水溶液,显色液R2为4-氨基安替比林水溶液,参比液R参为去离子水;
(3)标样或试样S经样品流路进入分析检测流路,氧化液R1经氧化液流路进入分析检测流路,参比液R参经参比液流路和进样阀进入分析检测流路,在分析检测流路中,标样或试样S与氧化液R1和参比液R参混合后进入光学流通池,产生基线被测绘,与此同时,显色液R2通过进样阀进入进样环并将进样环充满;
(4)标样或试样S经样品流路进入分析检测流路,氧化液R1经氧化液流路进入分析检测流路,进样环中的显色液R2在参比液R参的推动下进入分析检测流路,在分析检测流路中,标样或试样S与氧化液R1、显色液R2混合并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在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酚类化合物与4-氨基安替比林进行缩合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吲哚酚安替比林染料),上述含有色物质的混合液进入光学流通池,产生谱图被测绘;
(5)将所绘制的试样谱图与标准谱图比较,计算出试样中的酚类化合物量。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标样或试样均参与了基线测绘与标样或试样谱图测绘,所以能消除海水中所含大量NaCl引起的盐度变化干扰。
上述方法中,氧化液R1和显色液R2的优化配方为:
氧化液R1中,铁氰化钾的重量/体积百分数为0.08~0.2%,氨水的浓度为0.8~2.0×10-2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8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