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刚体转动惯量仪机体与试件无故障连接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0811.2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7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富;何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10 | 分类号: | G01M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体 转动惯量 机体 试件无 故障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动惯量测量仪机体与试件的连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仪器机体与试件连接的无故障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的转动惯量测量仪,其中与螺旋状弹簧连接的中心转轴的上部需随时与多种不同试件连接,而两者的连接必须借助连接器才能实现。该仪器的连接器的一端与试件以螺纹连接,另一端则为圆管,在圆管侧壁距管口2cm处设有一颗紧固螺旋,当连接器的圆管插在机体转轴上部后,须拧紧紧固螺旋使机体与试件成为一个整体。问题在于连接器在与转轴连接前,其紧固螺旋因震动,或与桌面碰撞或与手的接触,使紧固螺旋前端过多地深入到连接器的管道中,对此隐患,操作者既意识不到,又无从发现,由此造成转轴顶端被紧固螺旋前端阻挡,不能深入管孔,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旋紧螺旋,却起不到紧固作用,由此造成转动中转轴与试件发生相对转动,而不是整体同步转动,这必然出现实验的过失误差,而做实验的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很难分析出产生大误差的真正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刚体转动惯量仪机体与试件无故障连接法,以消除前述的连接障碍。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转动惯量测量仪转轴上部的与连接器配合的部分做成三棱柱与钝头三棱锥的结合体,其三棱柱与钝头三棱锥的长度之比为2∶1,在连接器的管道中粘接三块尺寸相同的、横截面为弓形、长度为3cm的金属条,金属条的弧面半径与连接器管孔半径相同,粘接后的三块金属条的弧面正好构成一个直径与连接器管孔直径一致的圆柱面、金属条的平面部分则构成能与转轴形成动配合的三角孔。
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如下显著效果:
1、由于转轴与连接器的配合为三棱柱与三角孔的配合,从而省去紧固螺钉,这就彻底消除了两者的连接障碍。
2、将转轴端头做成钝头三棱锥,既使转轴易于进入孔中,又避免了锥尖伤手。
3、管孔采用组合式粘接法,能大大简化管孔的加工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