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式氨压缩机防湍振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9623.8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1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勾永梁;黄瑞阳;赵醉;欧艳琼;周裕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德阳三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292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压缩机 防湍振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式氨压缩机,尤其是它的防湍振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合成氨或需要制冷的工艺装置,一般以氨为制冷剂,采用离心式压缩机进行制冷。离心式压缩机在运行时,如果进口流量低于额定的最低值,就要发生湍振,严重时将损坏机器。为此,必须防止机器湍振的发生。
国内、外离心式氨压缩机,都是将液氨直接加入压缩机进口,与被压缩气体混合,液氨挥发成气相,体积膨胀,使进口流量高于额定的最低值,以防湍振发生。但若控制不当,加入液氨过多,液氨挥发不充分,在压缩机进口容易形成气液两相流,由于液相介质是不可压缩的,将导致压缩机功耗高,严重时还会损伤压缩机转子,危及设备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离心式氨压缩机湍振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不用液氨,也就没有由此带来的不利后果。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离心式氨压缩机防湍振方法,将氨压缩机出口的气氨反馈至氨压缩机入口,与被压缩气氨混合,混合流量大于氨压缩机额定最低进口流量值。
一种离心式氨压缩机防湍振装置,包括连通管,该连通管的一端连接氨压缩机的进口,另一端连接氨压缩机的出口。
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氨压缩机的一级压缩缸出口。
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氨压缩机的二级压缩缸出口。
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氨压缩机的三级压缩缸出口。
所述连通管上串联有冷却器。
所述连通管上串联有气液分离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将防湍振用液氨改为回流气氨,避免了氨压缩机进口存在两相流体的可能性,既防止了湍振,又有效地保护了转子,损坏一个转子,费用在100万元以上。
2.将防湍振用液氨改为回流气氨,减少了冷量损失,制冷功耗降低10%左右。
3.用氨压缩机三级出口气氨回流,气源稳定,调节方便。
4.改进装置简单易行,投资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例的工艺流程及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突出特点,是用气氨替代液氨作为离心式氨压缩机进口流量补充源,以防湍振。具体技术手段是:从氨压缩机出口管线上引一条旁路管线与氨压缩机进口连通,将压缩后的气氨反馈回氨压缩机进口。
旁路管线可从氨压缩机一段2出口引出,也可从氨压缩机二段4或三段5出口引出,但最好从三段冷却器5的出口引出,如图1所示。这样,既可向氨压缩机进口提供气氨,又可不用液氨贮槽8内的液氨作为氨压缩机进口流量补充源,减轻冷凝器7的负荷,减少冷量损失。另外,旁路管线上最好增设气液分离器3,以防万一液氨返回氨压缩机;还应设置阀门1,用于调节回流气氨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96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