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变电源输出电流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9190.6 | 申请日: | 200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6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忠;陈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临景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H05B6/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输出 电流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特别涉及逆变电源电流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石油、煤等传统能源的资源越来越紧张。另外 一方面,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电能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电能应用的推广, 提高电能应用的效率,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特别是在电能应用中不可 或缺的功率控制环节,更与电能利用的效率关系密切。
逆变电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变频调速及感应加热领域的装置。 逆变电源的基本组成包括直流电源、逆变电桥(由开关器件,如可控硅、IGBT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等构成)脉冲发生器、驱动电路组成。通过控制逆变电 源输出量(电流或电压),可以对后续负载功率进行调整和控制。现有技术一般 采用改变逆变电桥驱动脉冲一般为脉宽调制波(PWM)波形,如脉冲占空比、脉 冲频率等进行控制。这些控制方法的共同缺点是,逆变电桥的开关器件损耗大, 效率低,而且改变脉冲频率的控制方式,不适合那些需要提供稳定频率的应用 场合,如工作在谐振状态的感应加热装置,以及某些变频调速系统等。另一种 控制方法是调整逆变电源中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这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对 于高压大功率直流电源,这种控制方式不但实现相当困难,而且控制装置结构 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逆变电源输出电流控制方法, 以提高电源效率,降低控制装置成本。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逆变电源输出电流控制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输出电流的大小;
b.当输出电流大于设定值时,根据逆变电桥当前工作模式按如下顺序改变 逆变电桥工作模式:全桥模式→半桥模式→衰减模式;
c.当输出电流小于设定值时,根据逆变电桥当前工作模式按如下顺序改变 逆变电桥工作模式:衰减模式→半桥模式→全桥模式;
所述衰减模式为:电路处于自由谐振状态,谐振电流会逐渐减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简单的控制装置即可实现,降低了控制装置成 本,提高了电源效率,可以不改变输出电流频率,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感应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逆变电桥4只IGBT导通状态与对应驱动脉冲的关系及电流波 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采用高速(100MHz)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检测逆变电桥的输出电 流,能够对输出电流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DSP自带的PWM信号发生器模块,可 以产生精确的PWM信号,用于驱动IGBT。通过软件改变PWM的组合,达到改变 逆变电桥中4只IGBT的导通组合状态,使逆变桥在全桥模式、半桥模式、衰减 模式间切换,从而调整逆变电源输出电流。
逆变电桥的输出电流通过ADC采样,变换成数字信号输入DSP。当DSP在 PWM的某个周期检测到输出电流大于设定值时,DSP根据该时刻PWM的组合状 态,可以得知逆变电桥当前的工作模式。DSP在PWM该周期的后半周期,改变 PWM的组合,将逆变电桥的工作模式切换到比当前模式输出电流更小的模式,以 减小输出电流。如果检测到电流大于设定值,并且逆变电桥当前工作模式为全 桥模式,则切换到半桥模式或衰减模式;如果输出电流大于设定值时,逆变电 桥正工作在半桥模式,则将其切换到衰减模式。
实施例
下面以感应加热装置为例,进一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感应加热装置由逆变电源、耦合变压器(由互感线圈L1、L2 构成)、加热线圈L3等几部份构成。图中逆变电源包括DSP构成的PWM信号发 生器,直流电源V1,4只IGBT(U1、U2、U3、U4)构成的逆变电桥,以及互感 线圈L4、L5和电阻R1组成的输出电流采样电路。DSP输出的PWM信号通过光电 隔离电路接入IGBT驱动电路,驱动IGBT电桥按要求工作。输出电流的设定值 可以采用PC机通过串口传给DSP。图中鉴相电路根据采样的电流信号,控制DSP 输出的PWM信号频率,绝对值电路用于检测输出电流的大小。图中DSP选用德 州仪器的TMS320F2801SP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临景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临景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9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