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储层裂缝暂堵剂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9168.1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1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汪建军;温银武;杨飞;罗健生;段春兰;林科君;周雪;刘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仁智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16 | 分类号: | C09K8/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裂缝 暂堵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石油天然气钻井中,针对裂缝性油气储层的一种油气层保护剂。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增加和钻探技术和发展,不断提高能源产能和采收率已成必然。针对裂缝性油气储层,在钻探到裂缝处,钻井液滤液及各种处理剂、岩屑等侵入更深地层将引起储层渗透率降低,导致油气产量减小和产能下降。所以在裂缝性油气储层的钻探中要实施储存保护。目前储层保护剂一般采用超细碳酸钙作为油气层暂堵剂。其缺点是对地质情况复杂、裂缝空隙及喉道差异明显、裂缝发育不均衡的情况不能有效暂堵,暂堵针对性不强,暂堵率低,暂堵范围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裂缝性储存暂堵针对性强,暂堵率高,暂堵范围宽的油气储层裂缝暂堵剂。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油气储层裂缝暂堵剂,其特点在于各组份按以下配比混合:
600~1100目的超细碳酸钙 15~30%,
60~600目的超细碳酸钙 25~55%,
植物纤维 10~40%,
氧化沥青 5~20%;
其制备方法是,将不同目数的超细碳酸钙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1~2小时,然后加入植物纤维搅拌0.5~1小时,最后将氧化沥青混合均匀分散到上述混合物中搅拌0.5~1小时。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超细碳酸钙作为架桥粒子,在裂缝中进行架桥,短时间内使裂缝宽度变窄,起到一定的封堵作用。植物纤维也是作为架桥粒子,可更好地协同碳酸钙短时间内使裂缝宽度变窄,起到一定的封堵作用。氧化沥青作为填充粒子,在高温作用下,氧化沥青软化,填充在几种架桥粒子封堵所形成的小裂缝孔隙中,进一步将堵层的渗透率降低,达到屏蔽暂堵的目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还可进一步将超细碳酸钙按不同目数进行添加,其配比可为1000目的用量为8~15%,600目的用量为5~10%,400目的用量为10~20%,100目的用量为10~25%,60目的用量为7~15%。通过不同目数的超细碳酸钙进行配比,使其起到架桥作用。其制备方法是先要将各种目数的碳酸钙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1~2小时,然后加入植物纤维搅拌0.5~1小时,最后将氧化沥青混合均匀分散到上述混合物中搅拌0.5~1小时。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植物纤维的纤维长度在2毫米以下效果最好。同时,植物纤维可采用竹、棉、木纤维混合物。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的暂堵剂在随钻井液进入地层后,在压差的作用下,能在井壁附近快速形成一层致密而具有韧性的泥饼,使近井壁地层原始渗透率迅速降低,接近为零,以防止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滤液及各种处理剂、岩屑等侵入更深地层而引起储层渗透率下降,从而导致油气产量减小和产能下降。在钻井结束后,用射孔或酸化等方式能有效地解除暂堵,使其渗透率恢复到与暂堵前相接近的范围。本发明暂堵剂经实验证明对裂缝性岩心具有良好的屏蔽暂堵作用,暂堵率达到99%以上,压力返排和酸化返排率可达成80%以上,暂堵范围宽,是一种理想的裂缝性储层保护剂。该剂具有加量少、成本低、无污染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油气储层裂缝暂堵剂按以下配比及工艺生产:
(1)将1000目碳酸钙15%,600目碳酸钙10%,400目碳酸钙15%,100目碳酸钙20%,60目碳酸钙5%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1~2小时,温度控制在20~40℃。
(2)将20%小于2毫米的植物纤维加入到(1)中混匀,搅拌0.5~1小时,控制温度20~40℃。
(3)将15%的氧化沥青混合均匀分散到(2)中搅拌0.5~1小时,控制温度20~40℃。
本实施例所得的暂堵剂经检测性能指标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仁智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绵阳市仁智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9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